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4 16:45
【摘要】:背景:药物洗脱支架(DES)问世以来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及降低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发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支架内血栓仍然是现在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它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预后却很差,如何防止支架内血栓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及难题。目的:通过对既往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共1335例,其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患者为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介入相关特点,随机选择同时期在相同环境下行冠脉造影且术后未发生支架内血栓的病人200例,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335例患者中有31例在不同时间内发生不同程度的支架内血栓,支架内血栓组与非支架内血栓组患者在高血压病、饮酒、吸烟、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既往心肌梗死(P=0.001)、左心功能不全(P=0.003)、急性心机梗死(P=0.002)方面比较,支架内血栓组明显高于非支架内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介入相关因素方面,与非支架内血栓组相比较,支架内血栓组在3支病变(P=0.002)、前降支植入支架(P=0.001)、B2型病变(P=0.001)、C型病变(P=0.035)方面明显高于非支架内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P=0.024)、既往心肌梗死(P=0.003)、吸烟(P=0.006)、血管狭窄程度(P=0.025)、支架内径(P=0.006)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中,有25例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心电图的改变,1例患者因反复发生支架内血栓,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仍然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低但是死亡率高。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可能与男性、吸烟、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及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既往或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复杂、病变部位特殊、植入小直径长支架等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4
本文编号:2741329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松;刘惠亮;杨胜利;;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J];职业与健康;2015年10期
2 周圣华;卢才义;颜伟;张玉霄;薛桥;高磊;翟金月;赵忠仁;;高压后扩张对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降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圣华;早期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利;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413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