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7-22 19:10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于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血管缺血状态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符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的住院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将患者编号1-40,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给予患者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并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色泽、疼痛、间歇性跛行及踝肱指数(ABI)测定的评分、血脂相关指标(TG、CHOL、HDL-C、LDL-C)、血液流变学、红外热成像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性。结果:1.治疗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2.治疗组对比治疗前后在血脂相关指标(TG、CHOL、HDL-C、LDL-C)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有效改善血脂相关指标(TG、CHOL、HDL-C、LDL-C)的情况,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使肢端动脉狭窄部位血流速度改善,增加血流量。3.治疗组红外热成像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有助于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病变肢体慢性缺血状态。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明确、操作简单、应用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2;R543.5
【图文】:

性别比例,患者,年龄比,年龄


图1两组患者性别比例

年龄比,患者,病程


图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病程,患者,长者


图 3 两 组患 者病 程比 较由图 3 显示可知,两组患者在病程上比较,可以看出患病程多数为,对照组中,病程最长者为 14 年,最短者为 3 年,治疗组中,病为 16 年,最短者为 4 年,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病程无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吉;施毅;袁敏;张洋;杨淑静;邓宏勇;;中医术语国家标准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09期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上)[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年03期

3 郭雪红;;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年21期

4 楼灵通;叶英响;陈小弟;;雷公藤多苷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5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年01期

5 张琼;陈理;;穴位注射对胃癌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02期

6 严丽华;邵寅;;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业;2013年05期

7 贾美玲;高志敏;;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踝肱指数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8 丁立平;冯景丽;汪艾曼;李晓兰;赵亚兰;;彩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1年04期

9 奚九一;李真;范冠杰;柳国斌;袁群;冯志海;;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9期

10 褚向平;;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糖尿病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赛美;糖尿病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证治规律理论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朝阳;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筛查策略分析[D];河北北方学院;2016年

2 汤涛;中西医局部外用药治疗糖尿病足机制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6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66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