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第一次体表心电图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方岁妹;高新新;;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年22期
2 王梅义;;失步发电机组的再同步机理[J];南方电网技术;2007年02期
3 徐树铨;同步电动机再同步最佳投励时刻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4 任宏强;赵利;刘溢均;罗贵全;邓学军;;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除颤器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年S2期
5 王玉占;刘娟;;心电图参数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发生超反应的意义[J];东南国防医药;2017年01期
6 靳谦;同步同步再同步[J];税收与社会;1998年07期
7 李清;李艳;;心电图P波指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43期
8 牛红霞;华伟;王靖;丁立刚;刘志敏;陈柯萍;王方正;张澍;;真实世界中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的寿命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05期
9 李云波;;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09期
10 吴晓光;王冬梅;臧红云;韩雅玲;;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沈阳部队医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耕;周颖;王宇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观察[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2 亓维东;宿燕岗;;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吕海涛;郭航远;;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最新进展[A];2011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楚扬;周颖;林海燕;王宇星;许逸飞;张文波;单江;徐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142例临床分析[A];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国建萍;王玉堂;单兆亮;时向民;智光;阎国辉;苑洪涛;张晔;;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浪;欣明花;钟诚;孙国建;周颖;沈法荣;;伴快室率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房室结消融控制室率观察研究[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郑权;徐耕;;心脏再同步治疗并发膈神经刺激的临床分析及处理策略[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8 刘丽文;张军;李金芳;温江田;张海滨;李军;周晓东;李雪;;评价超声指导下参数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丽文;张军;李金芳;周晓东;李军;张海滨;左蕾;;评价超声指导下参数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的疗效[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10 林加锋;陈小锋;黄晓芳;季亢挺;李嘉;杨鹏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A];2011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岚 编译;再同步疗法造福心衰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左闻;心脏再同步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科技日报;2008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刘启明;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前提[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三立;QuickOpt(TM)研究获FDA批文[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列欢;Medtronic公司InSync Marquis系统获批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卢苏燕;关注老年人“心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雷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2 钱宇峰;高龄心力衰竭患者(≥75岁)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乔青;心室电激动同步性与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林海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王宇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临床获益与左心室起搏位点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丁立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耀西;术后第一次体表心电图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奇;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左心室逆向重塑相关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鲍佩;右室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4 谢翠平;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合并收缩功能不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5 李茂林;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6 楚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142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宇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09年
8 田芸;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新发房颤对其疗效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周丽平;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年
10 王广川;肺动脉压力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和预后[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7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