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室间隔淋巴管及ABO血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9:18
【摘要】:第一部分有关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与无水酒精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效果的研究目的:无水酒精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段的室间隔减容手术,但是并非所有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能从PTSMA术中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体表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包括室间隔r波(aVR导联初始r波)及室间隔q波(侧壁导联初始q波)。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是否与PTSMA术后预后相关尚不清楚。方法:在北京阜外医院就诊的546例HOCM患者中,筛选初次行PTSMA的患者。复合临床终点定义为外科手术切除、死亡、起搏器植入及术后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 Ⅲ/Ⅳ级)。结果:84例患者最终入选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5(3-7)年。随访期间2(2.4%)例心源性死亡,11(13.1%)例外科心肌减容手术,1(1.2%)例植入起搏器,31(36.9%)例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纽约心功能Ⅲ/Ⅳ。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复合临床事件预测因素,室间隔初始q波是独立危险因素(hazard ratio,HR:3.661(1.801-7.439),p0.001),室间隔初始r波是独立保护因素(HR:0.257(0.116-0.573),p=0.001)。相比仅有室间隔q波的患者,术前既没有室间隔q波也无室间隔r波或既有初始室间隔q又有初始室间隔r波是PTSMA临床复合结局的预测保护因素(HR:0.273,95%CI:0.134-0.555,p0.001 或HR:0.257,95%CI0.116-0.573,p=0.001)。结论:术前12导联心电图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分布在aVR导联及V3-V6导联上的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TSMA术长期预后效果,如果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只出现在V3-V6导联上,这类患者接受PTSMA术长期获益可能低于其他类型的患者。第二部分有关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淋巴管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目的:多个研究证实在心血管疾病中淋巴管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肥厚型心肌病(HOCM)心肌纤维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心脏淋巴管在HCM心肌纤维化的角色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淋巴管密度与心肌纤维化关系。方法:对52例心脏室间隔标本进行分析(试验组:42例来源于经改良Morrow手术后室间隔标本;对照组:10例来源于意外死亡尸检室间隔标本)。探讨使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LYVE-1)抗体标记的心肌淋巴管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Masson染色评估的心肌纤维化(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明显升高(132.0±49.0 VS 57.8±48.8/mm2,p=0.000)。HOCM 晕厥患者 LMVD 水平高于无晕厥 HOCM 患者(166.7(131.0-201.1)VS 116.4(80.7-152.1)/mm2,p= 0.017),并且 LMVD 与 Log(CVF)正相关(r=0.431,P=0.004)。多元素回归分析,LMVD 与晕厥(r=0.384,p=0.010)及 Log(CVF)(r=0.346,p=0.018)显著相关。结论: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可能在室间隔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有关ABO血型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的研究目的: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型均在性别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关于ABO血型与HCM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很少。我们的目的是分析ABO血型与HCM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两者间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方法:连续纳入549例HCM患者。超声心动图评估静息状态下左室流出道(LOVT)压差。采用心脏核磁共振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大小,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结果:与未携带B抗原患者相比,携带B抗原患者的L0VT压差和LVEF值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严重,左室容积指数更低,但是左室质量指数无差异。在性别调整后,B抗原男性患者仍然有较高的LVOT压差和NYHA Ⅲ/Ⅳ,以及较低的LVEDV和LVESV指数。这些差异在女性患者中均消失。结论:在男性HCM患者中,相比于未携带血型B抗原,携带血型B抗原患者L0VT压差值更高,左室容积指数更低,心功能更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2.2
【图文】:

曲线,终点,亚组分,心功能不全


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逡逑3.邋3临床复合终点事件预测因素分析(图3和表Sl,S2,邋3,邋4)逡逑随访期间,出现2邋(2.4%)患者心源性死亡,11邋(13.邋1%)患者接受外科心肌减逡逑容手术,1邋(1.2%)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以及31邋(36.9%)患者随访期逡逑间出现纽约心功能III/IV未进一步干预,无再次PTSMA术、ICD植入患者。PTSMA逡逑术后复合临床结局,与术前初始q波(P<0.05)、术前血压(p<0.05)、左室流逡逑出道压差(P<0.05)、SAM现象(p<0.05)相关(表S1),与术后残存初始q波相逡逑关(51.1%邋vs邋28.2%,邋p<0.邋05)相关,与初始邋q邋波变化不相关(26.邋7%邋vs邋33.邋3%,逡逑p=0.邋633)(表S2)。以复合临床终点、外科手术亚组及严重心功能不全亚组分别逡逑进行分析,均发现仅室间隔初始q波的患者与其他两类患者相比,均具有较高的临逡逑床事件发生(Log-rank邋p<0.邋05)(图邋3)。逡逑

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初始除极向量、室间隔淋巴管及ABO血型的研究


图1邋LYVE-1邋(A)与CD31邋(B)在相邻两切片上染色(40倍)

组间,对照组,心肌纤维化,肥厚型心肌病


及CVF邋(p<0.邋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意外死亡尸检室间隔标本),图C示LMVD与逡逑心肌纤维化程度(CVF%)存在正相关关系(p邋for邋trend<0.邋001)。逡逑如图2示:相比于对照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淋巴管密度更高逡逑(132.0±49.0VS57.8±48.8/mm2,p=邋0.000),纤维化程度更重(8.35±6.80VS逡逑2.邋59±0.邋27%,p=邋0.001);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照心肌纤维化程度由低至高分成逡逑三等份,三组间淋巴管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邋003),淋巴管密度与心肌纤维逡逑化程度正相关(p邋for邋trend邋<0?邋001邋)。逦?逡逑3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东玲;孙晓玲;乔建华;;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初探[J];水电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2 陈肖;;心电图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年09期

3 卓秀明;;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年12期

4 李苗苗;孙雅逊;蒋晨阳;;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与基因进展[J];心电与循环;2019年05期

5 褚春雨;刘春苓;;倍他乐克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66期

6 ;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治疗不久将用于临床(121)[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7年04期

7 盛新建;毛葵;;心电图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肥厚型心肌病中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年03期

8 张跃平;;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年01期

9 王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特征探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年10期

10 沈亦时;傅国胜;孙雅逊;;肥厚型心肌病的诊疗进展[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孙兰兰;李一丹;姜维;叶晓光;孔令云;王怡丹;;致左室中部梗阻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季玲;许迪;陆凤翔;姚静;雍永宏;庄燕;;斑点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海燕;舒先红;潘翠珍;程蕾蕾;董丽莉;葛均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旋转不同步的超声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海燕;潘翠珍;程蕾蕾;董丽莉;舒先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旋转不同步的超声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耿猛;杨俊华;;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周微微;齐妙;谢丹;刘聪;张筠;柳雅君;;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左室腔内造影技术在特殊类型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林佳;杨俊华;;两个新发现的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突变[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希玲;聂宏刚;关振中;;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一例[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鲁翔;;肥厚型心肌病最新指南解读[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亚欣;唐闽;田涛;方丕华;徐亮;宋雷;惠汝太;周宪梁;;6例合并左室血栓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颖t

本文编号:2786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86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