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4 13:24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H)患者预后较差,因此,进一步探讨DCM合并PH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治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入选2016年01月至2017年08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期间初次明确诊断为DCM的患者161例(男性105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06±12.38岁。通过收集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等)数据资料,根据伯努力方程式计算肺动脉压力,将DCM患者分为PH组(n=73例)和无PH组(n=88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有无差异,进一步分析其特点。结果:1.临床资料结果:与非PH组相比,PH组心功能较差(P0.05),PH组全心衰竭发生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H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心包积液、左心衰竭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与非PH组相比:PH组PVOT、PA、RVD、LASd、LVS、LVD、RASd均数大于非肺动脉高压组(P0.005)。PH组LVEF、FS小于无PH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结果:与非PH组相比,PH组B型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T、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尿酸均大于无肺动脉高压组,(P0.05),PH组总胆固醇均数低于无PH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更差。
【学位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2.2;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敬淑;徐海英;;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信息;2006年Z1期

2 杨泽彬;;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年04期

3 孟思妤;于亚楠;常莉;李秀姿;李旭;姚天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年03期

4 王艳;;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8年04期

5 何伶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2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35期

6 周仑;;甲基苯丙胺致扩张型心肌病一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年01期

7 王云鹤;王洪军;;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8 王丽娟;;小儿扩张型心肌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年08期

9 杨叶;王建榜;王西辉;常盼;铁茹;康晓军;于军;;miRNA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10 郑新菊;;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笪应芬;王殿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左房功能[A];第三届心脏学会、第六届心功能学会及心功能杂志创刊1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2 陈利华;南柏松;;微量元素硒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3 韦晓敏;;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1例[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吕秀章;刘延玲;;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超声心动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浩;江力勤;刘加芳;张春燕;刘晓杰;;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诊断缺血性和扩张型心肌病[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商发科;;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曾欣;舒先红;潘翠珍;陈瑞珍;程宽;刘诗珍;陈灏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程宽;王齐兵;李高平;舒先红;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陈灏珠;;扩张型心肌病28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曾欣;舒先红;潘翠珍;陈瑞珍;程宽;刘诗珍;陈灏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金波;施海明;罗心平;管一晖;朱军;朱萍;沈伟;王彩萍;;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振岭;保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健康报;2013年

2 张沙沙;市医院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N];太行日报;2010年

3 吴力勇;“牛心”回缩不再是梦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辜云青 唐恩举;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要警惕甲减性心脏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衣晓峰邋通讯员 陈英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基因变异[N];健康报;2007年

6 王振岭;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理想途径[N];健康报;2007年

7 王振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扩张型心肌病逆转[N];健康报;2007年

8 王仁平 吕志信;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的希望[N];健康报;2006年

9 王振岭 邢冬梅;中西医结合从“毒”论治可使扩张型心肌病逆转[N];健康报;2006年

10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有年轻化趋势[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嘉;骨髓干细胞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2 陈永利;BMSCs和HAPO治疗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DCM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侯绪伟;干细胞移植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邱萍;家兔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电生理复极离散的实验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巫相宏;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家系分析和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金波;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旭;BMSC移植和EPO干预治疗大鼠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胡正茂;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虎;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LMNA突变功能研究及心脏特异基因TNNI3K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周艳丽;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与血管损伤和修复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8年

2 鲁广见;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内径及预后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郑春贵;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抗扩张型心肌病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4 肖丽苗;STI对左室逆重构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5 王延婷;TMAD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施小晴;中国汉族人群扩张型心肌病的候选基因关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郭嘉城;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及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8 方位;两个扩张型心肌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的筛选和鉴定[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孙亚丽;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与高血压伴左室扩大及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10 秦巍华;心脏核磁共振钆剂延迟增强显像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5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25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