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同时间静脉应用rh-BNP对心功能及预后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23:26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6-12小时内且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静脉应用rh-BNP对心功能及预后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oronary angiograph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CAG+PCI)后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4例。根据患者从发病时间到入院时间的不同共分为三组,其中发病6小时内且静脉应用rh-BNP的患者为A组(26例),发病6-12小时内且静脉应用rh-BNP的患者为B组(22例),发病6小时内但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的患者为C组(1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心功能的的变化和观察出院后1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所有数据全部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4例,其中A组26例(男性,22例),B组22例(男性,20例),C组16例(男性,15例)。三组患者用药第7天LVEF均升高,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DV较发病24小时内下降,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SV较发病24小时内下降,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比较:用药24小时时C组心率下降较A、B两组更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72小时时,三组心率均较前下降,下降幅度C组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三组心率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C组B组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小时尿量比较:用药48小时三组患者尿量均增加,增加幅度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72小时尿量均增加,增加幅度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24小时尿量下降,下降幅度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频率比较:用药72小时三组患者呼吸频率均下降,下降趋势A组B组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停药24小时呼吸频率稍升高,升高趋势A组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比较:用药72小时三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24小时三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proBNP比较:用药24小时A、B两组NT-proBNP均下降,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C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72小时NT-proBN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24小时三组患者NT-proBN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比较:三组患者在发病14小时均较前升高,升高幅度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患者在发病24小时较发病14小时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发病72小时较24小时CKMB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第7天三组患者CKMB值均基本回落至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的比较:A、B两组患者用药24小时后血肌酐较入院均有轻度升高,C组患者血肌酐较入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用药72小时时较用药24小时血肌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病第7天时三组患者血肌酐较用药72小时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住院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院1个月后A组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即MACEs)发生;B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有1人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C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4人因气短静脉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C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有2人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治疗。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静脉应用rh-BNP能显著增加患者尿量、血氧饱和度,明显减低血清CKMB、NT-proBNP浓度。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PCI术患者,于发病6小时内静脉应用rh-BNP较NIT改善患者心功能明显。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rh-BNP有改善LVEF、LVEDV、LVESV趋势。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静脉应用rh-BNP总体安全有效。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8427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05期
2 吴艳君;王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年03期
3 陈昭喆;陈志坚;宋亚辉;谢秀乐;蔡伦安;孙向东;;白介素17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的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07期
4 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4期
5 段纬喆;赵延恕;;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力衰竭及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9期
6 王红英;曹雪滨;;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18期
本文编号:2838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384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