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3:56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Ps),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四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间的浓度水平差异,分析四者浓度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间的关系,评估联合检测四项指标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预测意义,为临床通过血清学检验早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与理论支持。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按病种分为三组,分别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3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以及健康组30例作为对照。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通过反复加样、温预、洗板操作,最终将显色的酶标板置于酶标仪读数,根据相应OD值测定各组样本血栓前体蛋白和P选择素的浓度水平。同时应用酶循环法测定各组样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记录基线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肌酐、合并疾病等)及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汇总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及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两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亦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这四项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其中在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分析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两项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间比较发现,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四者水平前组均高于后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这四项指标在稳定型心绞痛(SA)者高于健康者,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栓前体蛋白及P选择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健康者。在心肌梗死者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说明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存在预测价值。2.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普遍高于健康者。说明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提示意义。3.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联合检测早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学位单位】:沈阳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1.4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综述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华;;血清趋化素和血清P选择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年06期

2 王宁;李冬松;;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年03期

3 张超群;;银杏叶片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代谢、P选择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年04期

4 冯惠平,冯惠清,石玉珍,宋宁;血小板活化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5 曾秋棠,秦孺子,张桂清,秦赤子,曹林生,陈志坚;射频消融术对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7期

6 张志贤;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水平的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3期

7 黄攀;何晓英;;D-二聚体、P选择素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24期

8 李威;李震;陈君卓;赵君雅;徐杰;于鹏;官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E选择素与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9年01期

9 于增国;伦永志;隋文;;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刘明,沈玉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变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江川;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晓娇;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9年

2 张颖彬;P选择素在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3 李志晋;乌司他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唐珩;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血清P选择素及肺组织淋巴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黄震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1年

6 和晓朵;肝素寡糖的结构与抗血栓作用机制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辉;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选择素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赵雪云;COX-2抑制剂在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静;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血清p选择素和sCD40L水平变化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雷;哈萨克族房颤与血栓形成前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2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92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