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心房纤颤 昼夜节律 心率变异性 长R-R 子午流注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性房颤昼的昼夜节律变化,探讨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变化与子午流注时辰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山东省中医院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确诊为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房颤患者年龄,以及临床病因特点,记录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包括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长R-R间期、及各型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的发生时间,观察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SDNN、SDANN、RMSSD、HRVindex,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昼夜节律采用24小时计时法记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并应用PEMS3.1统计软件,SPSS17.0软件包对各项指标与中医时辰对应、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持续性心房纤颤昼夜节律的变化特点。结果:1.60例房颤患者:男性占65%,女性占35%。41~60岁为25%,60岁以上者为71.6%。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性房颤68%、高血压病35%、冠心病30%、糖尿病23%、风心病8.3%,肺心病5%。2.房颤患者最快、最慢以及平均心率值,白天均明显高于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圆分布统计分析24小时各型室性心律失常、长R-R发作的高峰时间范围均在0:00:~01:00之间,对应于子时。4.房颤患者SDNN、RMSDD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SDANN、HRVindex较正常参考值无明显差异(p0.05);SDANN、RMSSD白天与夜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DNN值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高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目前持续性房颤的主要病因。2.持续性房颤患者心率昼高夜低与有正常人相似。3.持续性房颤患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隐匿性传导增加可能是导致长R-R间歇的主要原因。4.持续性房颤室性心律失常、长R-R间歇的发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其发作高峰均在夜半子时,与中医:“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的理论吻合。5.房颤患者自主神经整体水平受损,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增高。房颤患者夜间交感神经张力有增大趋势,但迷走神经张力夜间明显较白天增高,夜间自主神经失衡严重。
【关键词】:心房纤颤 昼夜节律 心率变异性 长R-R 子午流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5;R540.41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资料与方法10-13
- 1.临床资料10
- 1.1 病例来源10
- 1.2 病例选择标准10
- 2.观察指标10-11
- 2.1 临床资料10-11
- 2.2 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11
- 2.3 时间标准11
- 3.方法11-12
- 3.1 仪器11
- 3.2 指标统计11-12
- 4.统计学处理方法12-13
- 4.1 圆分布统计12
- 4.2 统计方法12-13
- 结果13-19
- 1.一般情况13-14
- 1.1 性别和年龄构成13
- 1.2 病因构成13-14
- 2.心室率昼夜变化14-15
- 3.心率变异昼夜变化15-16
- 4.长R-R昼夜变化16-17
- 4.1 长R-R圆分布分析16
- 4.2 24h长R-R频数折线图16-17
- 5. 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化17-19
- 5.1 室性心律失常圆分布分析17
- 5.2 室性心律失常 24h频数折线图17-19
- 讨论19-31
- 1 房颤患者病因分析19-21
- 2 时间医学概述21-22
- 3 持续性房颤的昼夜规律22-28
- 3.1 房颤心室率的昼夜变化22-23
- 3.2 持续性房颤长R-R的昼夜变化23-25
- 3.3 持续性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化25-26
- 3.4 持续性房颤心率变异的昼夜变化26-28
- 5 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变化与子午流注时辰的关系28-31
- 5.1 子午流注的源流28-29
- 5.2 持续性房昼夜节律变化与子午流注的关系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5
- 综述35-44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45
- 致谢45-46
- 发表论文46-50
- 详细摘要50-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恩;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房颤86例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4期
2 朱玉龙,白皓;张绚邦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经验[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曾继荣;持续性房颤十年转窦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3年01期
4 尹建华;路学玲;;持续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监测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5 刘广雄;饶妮妮;钱梦瑶;刘定宇;李杰;尹立雪;陈序;王刚;;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6 周婉芝;刘清芬;;老年人持续性房颤104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7 尹力;姜乃光;王桂芳;;持续性房颤的治疗观察(附40例报告)[J];铁道医学;1987年06期
8 毕钰桢;何绪屏;张大创;燕竹青;陈颖颖;;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4年02期
9 牟春平;云电;吴贤翔;;持续性房颤自行转复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9期
10 林治湖,郭长河;家族性良性持续性房颤8例报告[J];实用内科杂志;198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屈百鸣;车贤达;俞坚武;王慧;洪银维;李忠杰;徐强;;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16例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2 屈百鸣;车贤达;俞坚武;徐强;;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临床观察[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业涛;刘军;阎兴治;;瓣膜置换术中行电复律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观察[A];2012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慧霞;李艳;汪明;吴青;;不同抗凝剂对房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丁平;李莉;徐志云;韩林;何斌;;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窦律维持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尚蕾;持续性房颤严重吗?[N];健康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李海清 实习记者 王辉;拆断生命的“危桥”[N];健康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健;犬持续性房颤时心外膜标测以及肺静脉、心房重构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沙拉(Ahmed Salah Salem Mohamed Ali);左房同步性及P波指数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托弟;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段翔鹰;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的右房病理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李亚文;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瘢痕面积与消融终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强;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双房消融和左房消融术后房颤短期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朱静;心房颤动患者血清PIIINP表达水平和左房基质标测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李刚;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因素分析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D];郑州大学;2005年
7 宋年朋;VVI定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局部、整体功能及失同步性[D];山东大学;2013年
8 党晓平;血D-dimmerCRPIL-6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9 张丽琴;64层螺旋CT多种三维重建左心房肺静脉系统的形态学评价[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76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87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