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调素对贫血的诊断及相关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1:12

  本文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调素对贫血的诊断及相关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铁调素 铁代谢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


【摘要】:目的:分析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血清铁调素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性贫血(ACD)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二者在IDA和AC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5~2015.8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50例,其中实验组为贫血患者120例,分为IDA组30例和ACD组90例,根据临床诊断将ACD组进一步分为炎症性贫血组30例、肿瘤性贫血组30例、肾病性贫血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个体30例。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相关参数中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RBC、HGB、HCT、MCV、MCH、MCHC以及铁代谢相关参数中的血清铁调素(Hepc)、血清铁、铁蛋白水平。利用SPSS 17.0软件,采用t检验对以上各项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RET-He和血清铁、铁蛋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探讨和评估RET-He和Hepc在IDA和AC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IDA、ACD及对照组RET-He的检测结果:IDA组为19.73±5.19pg,ACD组中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肾病性贫血组分别为25.57±3.86pg、28.82±5.84pg、32.33±3.35pg,对照组33.36±1.28pg。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DA组、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病贫血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DA组与ACD组RET-He检测结果组间比较:IDA组与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肾病性贫血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CD组的RET-He检测结果组内比较:炎症性贫血组与肿瘤性贫血组有差异(P0.05),肿瘤性贫血组与肾病性贫血组有差异(P0.05)。(2)IDA、ACD及对照组血清Hepc的检测结果:IDA组为13.88±3.57ng/m L,ACD组中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肾病性贫血组分别为32.75±7.06ng/m L、28.46±10.06ng/m L、18.56±8.77ng/m L,对照组为17.38±6.54ng/m L。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DA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病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DA组与ACD组的血清Hepc检测结果组间比较:IDA组与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肾病性贫血组有显著差异(P0.001);ACD组血清Hepc组内比较:肾病性贫血组与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有差异(P0.05),炎症性贫血组与肿瘤性贫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3)ROC曲线分析:1RET-He对缺铁性贫血、炎症性贫血、肿瘤性贫血、肾病性贫血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3、0.971、0.773、0.585,临界值分别为29.85pg、31.45pg、32.00pg、32.45pg时,灵敏度分别为96.7%、93.3%、70%、50%,特异度分别为100%、93.3%、80%、80%;2血清Hepc对缺铁性贫血、炎症性贫血、肿瘤性贫血、肾病性贫血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0.939、0.821、0.527,在临界值分别为15.51ng/ml、21.62 ng/ml、20.50ng/ml、15.96 n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3.3%、90%、86.7%、63.3%,特异度分别为60%、80%、66.7%、56.7%。RET-He和血清Hepc联合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6、96.7%、96.7%;RET-He和血清Hepc联合诊断炎症性贫血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98、96.7%、100%。(4)IDA组RET-He水平与血清Fe均减低,且呈正相关,r值为0.614,P0.05;炎症性贫血组、肿瘤性贫血组RET-He水平与血清铁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肾病性贫血组RET-He水平与血清铁无相关性。结论:(1)缺铁性贫血时RET-He和血清Hepc同时减低,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有效指标之一,值得指出的是16.67%的患者RET-He和Hepc不同时减低。(2)在缺铁性贫血中RET-He,血清铁、铁蛋白减低,且RET-He与血清铁减低呈正相关,RET-He减低可作为判断铁缺乏的指标之一。(3)炎症性贫血、肿瘤性贫血时血清Hepc增高;肾病性贫血时血清Hepc无明显变化,缺铁性贫血时血清Hepc减低,提示血清Hepc可作为鉴别缺铁性贫血和炎症性贫血、肿瘤性贫血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铁调素 铁代谢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56;R446.1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19
  • 第2章 综述19-28
  • 2.1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19-20
  • 2.2 RET-He在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20-21
  • 2.3 铁调素21-23
  • 2.4 铁调素与铁代谢23
  • 2.5 铁调素与与各型贫血的关系23-26
  • 2.6 铁调素和铁代谢、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炎症状态三者相互关系26-28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8-34
  • 3.1 材料28-31
  • 3.1.1 研究对象28-29
  • 3.1.2 IDA组、ACD组及对照组年龄、性别29-30
  • 3.1.3 样本来源30
  • 3.1.4 实验用品30-31
  • 3.2 检测方法31-33
  • 3.2.1 半导体激光荧光染色法检测RET-He、RBC、HGB、HCT、MCV、MCH、MCHC31-32
  • 3.2.2 ELISA竞争抑制法检测Hepc32
  • 3.2.3 比色法测定血清FE32-33
  • 3.2.4 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Ferr33
  • 3.3 统计学分析33-34
  • 第4章 结果34-41
  • 4.1 IDA组、ACD组和对照组RET-He水平的组间比较34-35
  • 4.2 IDA组、ACD组和对照组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水平35-36
  • 4.3 IDA组、ACD组和对照组血清Hepc、Fe、Ferr水平的组间比较36-37
  • 4.4 IDA组、ACD组和对照组RET-He与血清Hepc、Fe、Ferr含量的相关性37
  • 4.5 IDA组、ACD组和对照组血清Hepc与Fe、Ferr的相关性37-38
  • 4.6 RET-He、Fe、Ferr、MCV、MCH、MCHC对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38
  • 4.7 RET-He对IDA、ACD组诊断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38-39
  • 4.8 血清Hepc对IDA、ACD诊断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39
  • 4.9 RET-He、血清Hepc联合诊断IDA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39-40
  • 4.10 RET-He、血清Hepc联合诊断炎症性贫血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40-41
  • 第5章 讨论41-46
  • 5.1 RET-He参考范围的验证和建立41
  • 5.2 RET-He在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41-42
  • 5.3 缺铁性贫血RET-He与血清铁的相关性分析42-43
  • 5.4 RET-He、血清Hepc在IDA和ACD鉴别诊断中的作用43-44
  • 5.5 RET-He结合血清Hepc对IDA和ACD对贫血发生的探讨44-46
  • 第6章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楠;;贫血的识别及初步处理[J];临床荟萃;2016年03期

2 赵颖蕾;;网织血红蛋白含量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24期

3 丁琪;孙涛;马丹丹;邹德勇;王峥辉;郭晓今;蒲晓彦;杨丽云;;炎症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1期

4 赵晋英;李艳伟;李琳;周沛;黄泽智;;铁调素在贫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1年09期

5 杨惠;;古老血常规的新参数IG/IPF/HET-He/AL/Anb L[J];检验医学教育;2011年01期

6 柯宗明;;贫血患者120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9期

7 江虹;徐灿;吕瑞雪;郭曼英;曾素根;左永太;;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8 郭翔廷;魏蓉;;Hepcidin与慢性病贫血[J];医学综述;2010年01期

9 刘卓刚;胡荣;;我国不同人群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年06期

10 李强;;慢性病贫血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5期



本文编号:92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2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