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20 03:24
“需要”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需要”的变迁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空前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断层,需要发生异化,文化危机空前严重。赫勒作为布达佩斯学派成员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同其他该学派成员一样,致力于对现存社会体制进行根本上的超越。在导师卢卡奇的影响下,赫勒将马克思的社会理论运用于解决当代问题上,她立足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试图通过人类需要结构改造的方式,达到人的个性丰富以及个体与类相统一的目的。她从微观层面出发,对马克思众多著作中关于需要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需要批判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们提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本文试图通过对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研究,分析其需要批判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梳理其需要批判理论的理论内涵,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批判维度,凸显其微观视域的独特价值,并反思其需要批判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现实背景
一、资本主义技术的异化
二、资本主义消费的异化
三、资本主义自由时间的异化
第二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需要概念
二、卢卡奇的物化和阶级意识理论
三、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再阐释
第一节 对需要的分类
一、自然需要与社会生产的需要
二、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
三、社会需要
第二节 需要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一、从使用价值来看
二、从剩余价值来看
三、从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来看
第三节 需要是哲学人类学的范畴
一、作为价值范畴的需要
二、作为对象化的需要
三、作为人的本质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赫勒对需要批判维度的阐释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批判
一、手段与目的的颠倒
二、质与量的颠倒
三、需要的贫困
四、利益的异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
三、需要被简化为经济需要
第三节 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出路:需要的革命
一、激进需要的提出
二、四种实践类型与需要的关系
三、需要结构的重建
四、联合生产者社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思考
第一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独特性
一、需要批判理论的批判指向
二、需要批判理论的微观视域
三、需要批判理论的人道主义立场
第二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
一、提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
二、拓展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
第三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一、过于强调需要的价值范畴
二、扩大了革命的主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4037305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现实背景
一、资本主义技术的异化
二、资本主义消费的异化
三、资本主义自由时间的异化
第二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需要概念
二、卢卡奇的物化和阶级意识理论
三、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再阐释
第一节 对需要的分类
一、自然需要与社会生产的需要
二、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
三、社会需要
第二节 需要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一、从使用价值来看
二、从剩余价值来看
三、从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来看
第三节 需要是哲学人类学的范畴
一、作为价值范畴的需要
二、作为对象化的需要
三、作为人的本质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赫勒对需要批判维度的阐释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批判
一、手段与目的的颠倒
二、质与量的颠倒
三、需要的贫困
四、利益的异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
三、需要被简化为经济需要
第三节 资本主义需要异化的出路:需要的革命
一、激进需要的提出
二、四种实践类型与需要的关系
三、需要结构的重建
四、联合生产者社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思考
第一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独特性
一、需要批判理论的批判指向
二、需要批判理论的微观视域
三、需要批判理论的人道主义立场
第二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
一、提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
二、拓展了马克思人类学思想
第三节 赫勒需要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一、过于强调需要的价值范畴
二、扩大了革命的主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4037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3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