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为研究对象,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并借助相关理论探求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目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状况得出了以下认识:一、学生对何谓文本细读认识不清;二、教师备课时文本细读不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细读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三、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细读重视程度反差很大;四、学生主动细读文本的意识不强,缺少教师在细读方法上的指导;五、文本细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据此,笔者从哲学认识论、认知阅读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文学批评等角度对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借鉴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的相关理论、金圣叹的细读法点评和孙绍振的微观分析理论,并从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优秀语文教师的文本细读教学经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从文本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主旨;从文本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从文本结构入手,引导学生立足整体;从辅助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课堂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这一套科学性和操作性兼具的教学策略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孟轲;;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J];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07期
2 余鹂;;将文本“细读”到底——一个“文本细读”系列研讨活动案例[J];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18期
3 钱杏元;;文本细读 师生同乐 教学相长——文本细读二三例[J];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4 凌虹;;例谈文本细读的两重境界[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年06期
5 黄玲玲;;文本细读,需要一个“支点”[J];语文新圃;2008年12期
6 伍火震;;读——开启“文本细读”宝库的金钥匙[J];中学语文;2010年21期
7 程润;;以“学生”的视角细读文本——《鹬蚌相争》文本细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年Z1期
8 伍维红;;“文本细读”,成就精彩[J];四川教育;2010年Z2期
9 陈菊飞;;教师“文本细读”指向辨[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32期
10 许真真;;文本细读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世事沧桑话“火车”——《火车叫》的文本细读[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党军;;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阅读——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如何阅读文学经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附录:会议各场次发言安排[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4 魏红珊;;欲望的身体与分裂的自我——以郭沫若的小说为例[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5 陈梅;;利用主题网站促进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高的尝试——高中语文主题网站的设计与制作[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张川平;;二十五年来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以1979年至2004年的报刊论文为考察对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7 周旭;;美国语文教材给我国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管中窥豹,各取一课比较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郑昌;;谈谈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梁艳;;做一个读书的教书人——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周后强;;新语文美学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坛市第二中学 史燕群;为文本细读寻找切入口[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山东淄博博山十中 戴本刚;文本细读:阅读中载歌载舞的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张颐武;再思和追问[N];山西日报;2005年
4 李人凡;久违了的惊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任芙康;文学需要什么样的评论[N];文学报;2009年
6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曹仲华;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N];学知报;2010年
7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娜;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法[N];学知报;2011年
8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 汪雪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之我见[N];学知报;2011年
9 河北省魏县一中 苏永丽;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应对策略[N];学知报;2011年
10 扶沟县韭园高级中学 聂宏伟;浅谈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N];周口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明真;村上龙青少年主人公作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永;还原·想象·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梁晓冬;身份的识别与重构:论拜厄特早期小说女性人物的神话性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史佳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唐丽芳;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D];复旦大学;2005年
9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张蕴艳;李长之的学术—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小燕;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林亚;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晓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文静;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缪剑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方法的实践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黄春黎;文本细读与语文分体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晶;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D];河南大学;2013年
8 杨钦琳;“文本细读法”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杨;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3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3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