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莫忘“诵读”
发布时间:2017-12-28 08:16
本文关键词:语文课莫忘“诵读” 出处:《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诵读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语文课应提倡诵读,教师应从转变意识、诵读方式多样化和熟悉诵读技巧三个方面实施诵读教学。
[Abstract]: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standardize their language, imagin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interest and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advocate read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way of reading conscious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familiar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reading reading skills.
【作者单位】: 济宁市育才中学;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钱梦龙说:“语文课必须引导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去体会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透过语言的品味去和作者心灵对话。”[1]语文课堂上的“读”包括出声的诵读和不出声的默读两种,而出声的诵读则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必经之路,也是联系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媒介。学生通过诵读逐步体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留生;贡献;;鲁侍萍悲苦心态透视[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李江渊;;谈鲁侍萍的性格悖论[J];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Z1期
3 朱云;;鲁侍萍的未了情[J];语文天地;2014年13期
4 杨静捚,白沙海;周朴圆没有真爱鲁侍萍[J];语文新圃;2004年10期
5 胡英姿;;爱,让她重生情感的幻想——也析《雷雨》中的鲁侍萍[J];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12期
6 李雪松;“重逢”中鲁侍萍心理之揣摩——《雷雨》第二幕教学一得[J];中学语文;2004年09期
7 方春水;假如鲁侍萍不撕支票……[J];名作欣赏;2004年04期
8 芮小华;;曾经沧海难为水,重逢哪堪情更伤——《雷雨》(第二幕)鲁侍萍的“一动作、两称呼”[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年05期
9 陈柳钧;;鲁侍萍性格分析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7期
10 郭俊;周朴园确实爱着鲁侍萍[J];语文新圃;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洁;;看《雷雨》中鲁侍萍对话语言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话剧好比我的亲人[N];辽宁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345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4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