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到人:散文深度学习的探索——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本文关键词: 史铁生 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 教学变革 我与地坛 活着 韩少功 课堂教学 周国平 命若琴弦 出处:《语文知识》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深度学习是我校近年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变革,就语文学科而言,它应该指向丰富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生命启迪,并最终得到思维纵深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散文的深度学习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和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读懂作者。现以《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来展开论述。一、研读文本教什么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从研读教材的角度讲,
[Abstract]:As far as the subject of Chinese is concerned, it should point to the rich emotional edification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get the inspiration of life. And finally get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process of dialogue between students, teachers, textbook editors and texts,"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Curriculum points out. The in-depth study of prose is that teachers lead students and the text to open a full dialogue,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through the text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 Teacher Yu Yingchao, a special teacher who studied the text, sai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ying the textbooks,
【作者单位】: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深度学习是我校近年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变革,就语文学科而言,它应该指向丰富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生命启迪,并最终得到思维纵深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散文的深度学习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和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元;漫漫朝圣路:史铁生的宗教和哲学[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戴国庆;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小平;;无法释怀的爱——解析史铁生作品中“爱”的主题[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4 徐志清;;写作与生命同构的哲学旅程——走进史铁生作品[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王永岭;;以爱引渡人生——试析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金凤杰;;论史铁生的务虚写作[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莹;;“孤独”“痛苦”和“恐惧”——史铁生生命体验散文的三重主题[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唐敏;;意识时间的还原——论史铁生的写作之夜[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戚国华;;论史铁生对生命之路的探寻[J];东方论坛;2012年02期
10 赖雅琴;;疾病隐喻——论史铁生小说的“残疾”书写[J];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解玺璋;;史铁生新作探索自我的旅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2 齐宏伟;;苦难·爱愿·信仰——史铁生与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撰稿 苏娅;史铁生:爱是人类惟一的救赎[N];华夏时报;2005年
2 赵畅;未见史铁生[N];学习时报;2006年
3 张新颖;史铁生:以心为底[N];人民日报;2011年
4 解玺璋;轮椅哲人史铁生[N];北京日报;2011年
5 付艳霞;史铁生的人生告别会[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周南焱;媒体评史铁生:谈生是奢侈 谈死是矫情[N];潍坊日报;2011年
7 邹大立;我眼中的史铁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柳袁照;史铁生经久不息的回响[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史铁生:用灵魂和生命写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焦国标;史铁生的“对话练习”[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观毅;朝圣者之路——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2 江鑫;论史铁生的写作观[D];河南大学;2011年
3 彭早霞;论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宏婕;围困中的仰望—史铁生论[D];西北大学;2012年
5 余威;论史铁生作品中的主体困境与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少程;论史铁生小说中的苦难叙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伟丽;“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丽芝;生存危机和信仰崛起后的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婷婷;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张凯梁;张炜、史铁生独语散文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46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