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8-03-03 07:47

  本文选题:校本课程开发 切入点:国家课程 出处:《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慧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4期

2 刘冬岩;李平;;论师生交往语言世界的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辛丽春,李如密;诠释学视角下教材文本的解读[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4 聂荣鑫;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新途径[J];学科教育;2003年06期

5 王慧君;走向新课程的教学准备与教学实施[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6 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和;个性课程:本体论追问[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立;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海平;跨越时空的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茂红;隐喻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婷;道德共生:品德课程开发的价值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沈文慧;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根翠;语文模糊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建荣;对话:学生与文本的视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坚;基于儿童迫切愿望的社会科教材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守亮;校本课程开发须"四忌"[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10期

2 陈寿强;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李中峰;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02年26期

4 胡定荣;论校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北京教育;2003年Z1期

5 平海;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教育;2003年09期

6 张向新,李艳丽;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认识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7 李朝辉,王保中;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施玉昌;校本课程开发应防止“五化”[J];四川教育;2003年09期

9 杨振德;关于校本课程开发[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05期

10 王斌华;加拿大校本课程开发[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李波;;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校本双语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胡悦;;“人生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5 杨小锋;;夯实网络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8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举行2004年学术交流大会[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罗晓燕;周福轩;;高中团体心理活动课在山区学校的几点有益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龙勇;周晓莉;;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对学困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 张們;审视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资料来源:王斌华;美国的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小雅;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校本课程信步走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王瑟;乌鲁木齐:校本课程有喜有忧[N];光明日报;2008年

8 王玉明 王志强;制约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N];开封日报;2007年

9 胥茜;加强基地建设 开发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望剑 整理;引入生活,,校本课程课堂更精彩[N];宜昌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欢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丽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郭连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7 林一钢;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胥永华;论系统管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许纪峰;校本课程开发政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孙青华;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60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560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