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2 20:07

  本文选题:赏识教育 切入点:高中历史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和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已成为现实,为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适应这种迅猛异常的变化,我国开始了势头强劲的教育改革。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序幕。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赏识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用爱去拥抱学生,发掘并赞扬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倡导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渴望尊重和关注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统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通识学科和人文学科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荣誉感和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主动思考、勤于动脑,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历史学科在促进人文修养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体会历史学习的乐趣。本文在充分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着眼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强化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罗森塔尔效应、人本主义等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从课标、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高中历史的独特性,论述了赏识教育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落实新课标,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剖析了运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论述了赏识教育的原则和应用策略。第五部分介绍了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践,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前人赏识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借鉴,旨在探讨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高中历史教师在转变教育理念、创设教育环境、创新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twork age,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rain the talents needed in the times, adapt to the rapid and abnormal changes. In 1999,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opened the prologu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s quality education. An entry point to the public. Appreciation of education is based on a people-oriented view of education, Focus on students' emotional world, embrace students with love, discover and praise students' strength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o learn to know, to do things, to cooperate and to survive in a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dvocates more humanistic care for students and enriches their emotional world. This new educational model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have an inherent unity. History, as a general and humanities discipline, can foster patriotism and promote national un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national honor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This requires history teacher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leading role in the classroom, to actively think, to be diligent in thinking, and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Flexible use of various educational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istor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history discipline in promoting humanistic cultiva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story in senior high school,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theory of reinforcement, the theory of self-efficacy, the effect of Rosenthal.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uniquen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 textbook arrangement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a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can arouse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other important ro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appreciation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art 4th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Part 5th introduces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by comb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nd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y histor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nov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庆琳;赏识教育与音乐教学[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宋亚红 ,林玉山;开展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3 王洪珍;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9期

4 戴永华;浅谈赏识教育与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张萍;赏识教育是开启心灵的钥匙[J];教学与管理;2002年20期

6 曹庆景;实施赏识教育的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0期

7 佟秀莲;赏识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杨淑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4期

9 党银鸽;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李润洲;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锐宁;叶們;;重审“赏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敏;;浅谈赏识教育及误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李刚锋;;沟通与赏识教育——班主住工作的有效手段[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徐风兰;;赏识教育让他找到自信[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志堂;;赏识教育让孩子在喜悦中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郑晓霞;迟国华;;赏识教育促青二小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朱建涛;;用赏识教育去开启孩子美好的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8 许明文;;实施赏识教育 践行科学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9 吕秀英;;浅谈“赏识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杨煦;;让赏识教育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川川;赏识教育成就优秀学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彩丽;赏识教育千万别过头[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徐秀芳;赏识教育塑造学生的心灵[N];莱芜日报;2009年

4 孙晶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陶泉学区申家沟小学;浅谈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实施[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志丹县职教中心 张玉宝;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N];延安日报;2011年

6 扈国营 唐云晓;赏识教育不应排斥适度的批评[N];东营日报;2005年

7 李树国;让赏识教育走进每个家庭[N];广安日报;2005年

8 马兰;“赏识教育”不能“包治百病”[N];工人日报;2004年

9 记者 周润健;赏识教育,对孩子多“竖大拇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记者 高玲;赏识教育推广势头加强[N];常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志东;心理学视野下关于教师赏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敏;高中中等生赏识教育方法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祝华;当代中职生赏识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窦昕;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凡华;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8 范建红;赏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9 林亚莉;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10 孙学谦;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03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603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