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研修模式探究
本文选题:中小学教师 切入点:专业化发展 出处:《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中小学教师通过参与网络研修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常态。网络研修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课程设计不完善、专家与参训人员有效性互动不够、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欠缺的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要采取提高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加强网络研修课程的设计、增进网络研修的交互深度、健全网络研修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网络研修管理机制的应对策略。
[Abstract]:It has become a new normal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participating in network training. While network study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has also caused a lack of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The course design is not perfect,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xperts and trainees is not enough,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lacking. Strengthen the design of network study course, improve the interactive depth of network stud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twork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network research.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34;G6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坤;;网络协同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0期
2 张爱琴;陈红;;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评价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黄姣华;;高职院校网络协同教研初探[J];高教论坛;2013年09期
4 ;发挥督查网络整体功能的实践与思考[J];秘书之友;1994年07期
5 丁月;;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3期
6 刘军;;对网络经济与我国企业发展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7年12期
7 庄慧娟;;基于网络协同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2期
8 成全;罗栋;张悦;;基于Web2.0的网络协同科研平台构成及实例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牛爱民;中国企业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J];理论观察;2002年06期
10 庄慧娟;;浅析基于网络协同共创的英语教学与培训[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寅;;基于PHP的网络协同教学平台的实现[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苗立琴;王静;;网络环境下的拟实加工支撑技术研究[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李玉;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Wi—Fi:下一波创新浪潮[N];网络世界;2009年
3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室内室外协同优化提升3G用户感知[N];通信产业报;2010年
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四网协同发展 制胜移动宽带时代[N];人民邮电;2012年
5 本报记者 刘晶;TD—LTE网建:科学规划保质量[N];中国电子报;2013年
6 晓军;网络将使战争变样[N];北京科技报;2001年
7 中兴通讯 吴萍 黄孙亮;SDN:挣脱网络束缚,为应用按需提供资源[N];人民邮电;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巫威眺;不确定环境下公交网络协同调度的鲁棒性及控制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贺文锐;面向网络协同制造的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网络协同数据链数据链路层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朱文凤;言语和图画创造性大脑网络的异同[D];西南大学;2016年
3 胡蝶;注意网络在自我加工优势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黄南霞;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非凡;网络组织节点进退及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6 马亚文;网络协同试验系统及其传输延迟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雷亮;GSM/WCDMA无线网络协同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宋大虎;面向网络协同设计的零部件库关键技术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2年
9 李全旭;基于Pro/E的大型港机网络CAD系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林爱梅;基于网络的扩散制造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及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65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