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7 11:18
【摘要】:2009年PISA测试的结果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思考。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部分学段的阅读目标做出了修改,增加了有关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其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领会文本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也显得愈发重要,“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的语文阅读教育界已经对此类文本的阅读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从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并致力于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本文以“非连续性文本”理论为前提,对本省6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情况的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此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概念了解不深;第二,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过程困难重重;第三,教师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策略过于笼统;第四,教师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评价不够精准。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和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教学意见的基础上,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要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要为此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再次,教师要为此类文本的阅读教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33
本文编号:224571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其雨;;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及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5年10期
2 罗刚淮;;浅谈几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02期
3 王静;钟家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5期
4 范维胜;;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14期
5 刘小波;;遵循文本特点 习得阅读策略——非连续性文本《寻找食物》课例解析[J];今日教育;2014年03期
6 王春山;;找准新旧课标契合点为语文课堂加工润色[J];吉林教育;2014年04期
7 邱成立;;让语文离生活再近一点——2013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02期
8 周国显;;2013年浙江六市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特点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1期
9 顾之川;;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状与改革[J];中国考试;2014年01期
10 孙秀青;;活力课堂:学会读图与思维建构[J];新课程(综合版);2013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雪梅;;学习层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甘雨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层级结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4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24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