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Abstract]:Today's society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makes division of labor more meticulou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tion of culture in the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e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ranks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gradually promoted to a new height. A hundred years plan, education as the basis,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al luck, tied to education. Educational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multi-culture. If a teacher does so, education will do; if a teacher does not do so, education will fail. Teachers, as implementer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lso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The suc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dream of every teacher, and so is the teacher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haracter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eacher of thought").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ack of management within the system,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etc.,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has been in a weak position. Discipline usurpation, leadership contempt, self-burnout are all obstacles in front. It i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ultimate goal of this study that how to keep, develop and respect the teachers of thought quality in rural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define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洪清;谈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静贤;关于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宏;关于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4 李晓兰;思想品德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李保明;思想品德课考核的“三为主”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3年23期
6 俞李,朱宝法;构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J];教学与管理;2003年32期
7 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邹莉莉;论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红梅;如何展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玉秀;;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备课[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孙成花;;首次使用粤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困惑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许金成;;谈谈思想品德课的对话和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姜立东;;心理问题≠思想品德问题[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5 张娟;;驾驭意外 收获精彩——新课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案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董慧仪;;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8 邓娜;;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9 王进洲;;合作互动 感悟升华 快乐学习——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廖玉勐;;试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2 嵩明三中 张正平;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课改名校长 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张伟;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邹向琴;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吴湘黔;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N];四川科技报;2013年
6 张永云;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泸县奇峰镇奇峰学校 佘成福;上出思想品德课的声色情趣[N];泸州日报;2008年
8 武威第十三中学 瞿金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N];武威日报;2008年
9 江都市郭村中学 杨宝兰;打造富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李荣华;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N];黔西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上官苗苗;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妍;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任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佳佳;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平;思想品德课视域下初中生自杀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蕊;大数据时代思想品德微课的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吴艳艳;农村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利飞;思想品德课和谐师生关系建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盛晨佳;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D];渤海大学;2016年
10 刘颖;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4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34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