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12期
2 陈媛;;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04期
3 尤唐金;;中学思想政治课引入对话式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4 沈小碚;郑苗苗;;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胡柏玲;;我的教学主张 “导向——互动对话”教学模式[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11期
6 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7 康建琴;对话教学:内涵、特征与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03期
8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孙芙蓉;互动 对话 转变——“对话源—对话流—对话场”教学模式图解[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柏宁;中学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蕴迪;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颖;对话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松明;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1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5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