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材中的区域词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0 03:39
【摘要】: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材中的区域词调查与分析这一课题主要以华文教材中的区域词为研究对象,以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材为语料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全球华语大词典》和《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系统地整理出中小学华文教材中的区域词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区域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结合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新加坡区域词主要有三种类型: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和新加坡特有词语。我们统计出中小学华文教材中有112个区域词,然后分析区域词的复现率,并依据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出区域词产生的原因主要受马来语、方言、英语和旧词语的影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文化风俗,映射着文化和习惯,词汇标志着语言的发展状况。在对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材中区域词的计量分析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的区域词、不同词类的区域词、不同年级的区域词和不同义类的区域词。我们结合社会语言学理论和分析的数据结果,得出的规律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越密切的领域,出现的区域词越多,越贴近生活的区域词,其在教材中的复现率越高。语言根植于社会,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尤其是词汇方面。中小学华文教师和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华文教师对教材中的区域词持包容态度,会简单地讲解区域词。教师认为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查找区域词的相关资料,占用课堂的时间,担心给学生造成负担。对学生而言,学生的日常用语是以英语为主,华语水平都不太高,容易记住新加坡华语的意思。学生对学习区域词不感兴趣,也不会主动去学习了解区域词。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套和华文教材同步、图文并茂、中英双语的类似故事书或漫画书的区域词书籍,可以作为华文教师的参考资料,节省教师的时间。对学生而言,这些图文并茂的书籍可以作为课外读物,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区域词,自然而然地消除区域词带来的交际障碍和误解。
【图文】:
华侨大学硕士学客工(3B.6A)、牛车水(2A.6A)、邮课程辅助活动(4A.6A)、德士(2A华文(1A.2B.6B)红头巾(6A.高华)、巴士(1A.1B懂(2B.高华)、紧张(2B.高华)、猫甘榜(2B.高华)、亚答屋(2B.高华华)2 22卖部煎饼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本文编号:2591189
【图文】:
华侨大学硕士学客工(3B.6A)、牛车水(2A.6A)、邮课程辅助活动(4A.6A)、德士(2A华文(1A.2B.6B)红头巾(6A.高华)、巴士(1A.1B懂(2B.高华)、紧张(2B.高华)、猫甘榜(2B.高华)、亚答屋(2B.高华华)2 22卖部煎饼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敏;;当代汉语词汇变异的认知语用研究[J];学术交流;2013年01期
2 汪惠迪;;华文词汇教学须关注地区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3 郭熙;;关于华文教学当地化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4 贾益民;许迎春;;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补例及其与普通话词语差异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汤志祥;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2期
6 郭熙;论"华语"[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周烈婷;从几个例子看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词义差别[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琪;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1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9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