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始物理问题下提升“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能力的习题教学实践研究
【图文】:
问题的研究都认为我国传统的物理习题教学往往是侧重于图1 当中的虚线框部分。[6]刑红军教授的研究还认为,,想要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可以从我国多年已久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寻找突破。尤其是我国的习题教学,呈现给学生的习题大多往往都是经过抽象了的,脱离生活本质的一些问题。
缺乏虚线框左边的模型建构过程。结合邢红军教授对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时的自组织理论的表征层次,如图2 所示。要解决一个原始物理问题,学生一般都会经历图 2 中的 7 个表征层次。学生在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按如图 2 所示的顺序进行,可能会来回经历其中的某几个表征,也可能重复经历其中的某一个表征。定向表征就是判断原始问题是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定向表征过程中需要根据原始问题的描述和已有知识,凭借不严密、不连续、不完整的逻辑思维图 2 学生在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自组织理论的表征层次图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高;;科学思维的培养途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05期
2 邢红军;蔡晓华;胡扬洋;;初中生科学推理能力与原始问题解决能力的比较研究[J];物理教师;2017年07期
3 王璐霞;;考查科学推理能力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17年09期
4 巩晓雁;;实验 推理分析 再实验——沪科版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的几点想法[J];中学物理;2017年06期
5 严文法;胡卫平;;国外青少年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5期
6 李春泰;从推理到认识──Harsing的科学推理认识论评介[J];求是学刊;1989年05期
7 左成光;吴开贵;任永力;;国际科学推理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2019年03期
8 李平;科学推理的自然化[J];哲学研究;1998年04期
9 张静;丁林;姚建欣;;国外科学推理研究综述及其对素养评价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07期
10 杜明荣;郭江;;中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发展规律及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航赞;;最佳说明的推理:论科学推理的当代发展——兼评利普顿的《最佳说明的推理》[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张留华;;论假说作为一种科学推理[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沈百军;;为了儿童的乐学而教[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年
4 王垒;;应用科学评论与研究范式的反思[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培松、雷涛;陕西总队渭南支队——盯住弱项谋求稳步发展[N];人民武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文教;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行为响应分析与认知计算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大敖;基于原始物理问题下提升“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能力的习题教学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正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3 韩秀英;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郭江;理科生科学推理能力现状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于晓晓;科学推理能力测试卷的修订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璐霞;物理学科科学推理能力的模型建构及测量工具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李莹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8 杨丽青;科学推理能力分析及控制变量维度培养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罗琦;高中生科学推理能力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10 艾彤;科学推理能力和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9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1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