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8:36
【摘要】:核心素养是人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高级能力和关键素养,是顺应信息时代的产物,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还是个体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备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着眼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为例,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核心研究问题,以活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指导,建构了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习活动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学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方式和活动评价四个方面。设计的学习活动主题从注重教材的线性传授转变为进行整合的数字化主题活动;依据数字化主题活动从知识技能、数字化信息整合能力和数字化学习素养三个方面制定活动目标;学习活动方式是该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管理和创新数字化作品的活动探究;活动评价则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等级描述作为参照标准对学生划分素养水平。学习活动框架架构完成后,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对该学习活动框架进行了三轮的教学实践,对应用过程中学习者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验证该学习活动框架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习活动框架加以改进。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发现,学生的能力不再局限于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而且还能够创新数字化作品,开展合理的数字化评价,形成数字化学习的意识。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有效筛选甄别,选取适当的工具对信息加工管理,从而实践创新。设计学习活动培养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一次新的研究探索,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为一线教育者提供参考。
【图文】:
5图 1-1 研究思路图1.已有研究梳理与概念界定本研究的关键概念界定主要有“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学习活动”,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与总结也将从这 3 方面展开。首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本研究将从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联系入手,整理总结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对信息技术学科四个要素进行解读。其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划分层次维度,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关键。最后,本研究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学习活动的概念、构成等要素。
图 2-1 不同国家核心素养维度统计柱状图由上图可知,,文字语言、信息素养、学会学习、生活与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占较重的比例,是上述分析的具体表现。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沟流、自主地行动和创新也是各个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与时代的变革联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个人健康、公民意识素养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是也体必不可少的素养。个体的生活与文化艺术等素养在图表中并未显示出来各个国家对这项素养的关注度不高。归根结底,无论个人如何成功,最终目是为了幸福的生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应得分的满足,只有精神与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健全发展的人”。2.1.3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 年 9 月 13 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素养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伫立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三大方面又细化为人文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概括了从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67
本文编号:2622575
【图文】:
5图 1-1 研究思路图1.已有研究梳理与概念界定本研究的关键概念界定主要有“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学习活动”,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与总结也将从这 3 方面展开。首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本研究将从学科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联系入手,整理总结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并对信息技术学科四个要素进行解读。其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划分层次维度,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关键。最后,本研究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学习活动的概念、构成等要素。
图 2-1 不同国家核心素养维度统计柱状图由上图可知,,文字语言、信息素养、学会学习、生活与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占较重的比例,是上述分析的具体表现。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沟流、自主地行动和创新也是各个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与时代的变革联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个人健康、公民意识素养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是也体必不可少的素养。个体的生活与文化艺术等素养在图表中并未显示出来各个国家对这项素养的关注度不高。归根结底,无论个人如何成功,最终目是为了幸福的生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所以,人的精神生活应得分的满足,只有精神与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健全发展的人”。2.1.3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 年 9 月 13 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素养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伫立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三大方面又细化为人文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概括了从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忠新;曹杨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11期
2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3 孙海民;刘鹏飞;;以活动理论审视学习活动[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8期
4 刘清堂;叶阳梅;朱珂;;活动理论视角下MOOC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4期
5 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4期
6 王鼎;章卫华;;PISA测试命题与国内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的比较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9期
7 解敏;衷克定;;信息意识概念的新构想与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8 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年03期
9 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J];计算机科学;2009年01期
10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2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2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