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韩国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6:21
【摘要】:趋向补语既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语法成分,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的重点,但对韩国高中生来说是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韩国语的句法成分中没有趋向补语,所以韩国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非常陌生。在学习趋向补语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因受到母语干扰及趋向补语本身复杂性等影响而出现偏误,因此针对韩国学生习得趋向补语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趋向补语基本义即趋向意义是学生在学习时最先接触到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部分。为加强韩国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的教学,本文对韩国高中生习得这一部分时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韩国高中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时产生的偏误展开了讨论。韩国语中虽然没有趋向补语,但有与其相类似的表达方式。首先,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汉语与韩国语趋向义表达方式的对比入手,着重讨论这两种语言在表达趋向义时的异同点,可以得出韩国语中趋向义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主要动词”、“辅助动词”或“主要动词+辅助动词”三种的结论。其次,根据对比结果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提取的语料,尽量客观、全面地设计出调查问卷的题目,对韩国蔚山外国语高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然后,采用偏误分析法,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对学生习得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做出总结,大致归纳为趋向补语的混用、趋向补语语序错位、趋向补语的遗漏或误加以及动词的遗漏四种。并对韩国高中生产生以上偏误的原因展开多角度地讨论,归纳出母语的干扰、目的语知识负迁移、趋向补语本身的复杂性、学生个人学习策略的干扰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五个原因。最后,在了解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提出了对其教学时的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遵循习得规律,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加强汉、韩语言的对比,预测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常出现的偏误做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纠正学生不恰当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编写的科学性。本文对韩国高中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时的情况做出了具体的讨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汉语教师教授这一部分时提供一些参考,也对韩国高中生的学习给予一些帮助。
【图文】:

韩国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习得研究


闷第5题选项分布情祝图

分布情况,分布情况,中学生,老师


第3章韩国中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逦逡逑表达的意思不可能是“飞起来”,而是“飞过”这一经过某地的位移。二,对“过”和逡逑“起来”的意思理解不透彻,因此出现了混用。“起来”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的移动,“过”逡逑表示经过某地的位移,,前者是上下的移动,后者是平行的位移。逡逑调查问卷中的第6题:老师把我们送_了学校。A.回B.回来C.回去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汉武;;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研究综述[J];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02期

2 王精金;;韩国语语序的简介及中韩语序的对比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高影;徐川;;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下来”的偏误分析[J];语文建设;2014年03期

4 徐川;高影;;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过来”的偏误分析[J];语文建设;2013年36期

5 李建成;;趋向补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回顾[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车政华;;韩汉翻译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黄玉花;;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8 杨凯荣;;论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J];汉语学报;2006年02期

9 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10 杨德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动趋式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才仁(KIM JAEIN);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2 金哉延;汉语补语与韩国语对应成分关系的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朴贤珠;汉语和“来、去”有关的趋向补语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金善熙;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43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43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