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活动设计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4:44
【摘要】:教育部在新制定的《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在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即课程内容和活动的有机结合。在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重点构建德育新格局的背景下,立足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思想政治活动设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教学中的亮点,以此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抑或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如何帮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关注活动设计的潜在价值,加强活动设计的能力,并进一步彰显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设计的价值,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话题,也是本篇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把导论排除在外,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四大块。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活动设计的涵义、类型、原则及其意义。首先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设计的涵义进行简要界定,其次是对活动设计进行分类,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体验感受型、探究问题型、交往合作型、创造创新型,最后分析了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四大原则以及活动设计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关键性作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活动设计在课堂中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和喜欢,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活动设计目标虚置;活动设计形式单一,操作性不强;活动设计选材陈旧,脱离现实生活、活动设计适用范围较窄,难以照顾全体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对活动设计理念的认识偏差、部分教师设计相关活动教学的经验欠缺、部分学生基础较弱,参与态度欠佳、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等四大因素。第四部分为解决活动设计存在问题所提供的优化策略,这需要我们对活动设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具体的优化活动设计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分为设计前应深化理念、设计中应明确目标、设计后加强反思等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敏知;;基于“微活动教学”理念的高中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11期

2 朱守侠;;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与评价;2013年09期

3 徐芳;;高中政治课开展活动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0期

4 王定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2期

5 潘洪建;;关于活动学习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4期

6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7 杨莉娟;;基于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1期

8 韩久建;;中学政治课堂活动设计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9 贺军;;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活动框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12期

10 王书明;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内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爱平;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活动设计”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建东;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陆玲芳;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4 季赛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活动课的有效性探究[D];苏州大学;2017年

5 杨威;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6 毛莹;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7 胡瑞瑞;“活动设计”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8 张凤珍;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赵阳阳;高中《经济生活》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分析及在教学中的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娜;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1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61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