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0:07
【摘要】:中国革命作品的教学能使高中生在研习语言典范、论辩深刻的作品时,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深入体会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目前我国革命类作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现状是:一方面,教师很少进行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很少阅读革命类作品。学生阅读量偏少、阅读兴趣有待提升,教师教学现状堪忧,这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了契机。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应该开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课程并进行教学,然而,据调查和访谈,这一学习任务群尚未真正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原因在于: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即不知如何确立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故而,本论文将研究的主要任务确立为:在界定“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该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需求重点研究其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为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并指出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意义。第一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理性阐释。这一部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顺序展开,旨在从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行性两个角度入手剖析高中进行该任务群教学的依据。本章首先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进行了概念界定:“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学习内容,是新课标十八个任务群中第九个任务群,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该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政治和文学的双重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言语活动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整合性。此后,指出了高中进行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可能存在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革命传统作品的兴趣、促进教师转变革命作品的教学方式、促进对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高中进行该任务群的教学具有较高价值,然而据调研,其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理论策略的缺位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追问理论根基,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主要观点为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策略指导。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可行性二者共同构成了高中必须进行该任务群教学的依据。第二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这一部分回答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在课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即:做好教学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论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本研究认为:该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应当立足于学情,以任务意识为导向确定学习任务,进而以专题集群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具体而言,该任务群可以通过资源开发、任务群统筹等方式整合文学类、思辨类、实用类革命作品作为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创设角色情境、视听情境、问题情境并设计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考察访谈等言语实践活动,以此优化教学过程。第三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这一部分是回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即在教学实施中可供采取的策略。本研究认为:宏观上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式、精读泛读结合式、联读——表达式三种教学模式。微观上则可以采取动机激发、任务驱动、支架教学、对话调控四种教学策略。此后,根据该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特征及教学要求进行了一个高一班级的九个课时全流程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反思,致力于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与相互融合。
【图文】: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①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


因此,,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时,不应仅仅局限于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9期

2 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2期

3 华维芬;;试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学习任务设计的理论基础[J];外语研究;2012年03期

4 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9期

5 王荣生;;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三讲) 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年12期

6 卢乃桂;陈峥;;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教师领导[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5期

7 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1期

8 魏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9 钟启泉;我们的中小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素养——与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教授的对话[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飞瑞;基于学习任务群视阈下的高中语文读写共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解慧明;“兴化文学: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选修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8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68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