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2:16
【摘要】: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题线索,建构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系框架。其中对区域认知素养体系的建构从内涵、具体表现、水平层次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但是作为与高中地理课程相衔接的初中地理课程,目前还未出台关于初中区域认知素养体系的框架标准。另一方面,初中课程大多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尤为重要。在中学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心理地图是一种人们内心对空间区域的整体表征,它是对地理表象的内化记忆。从初中生学习思维的特点出发,心理地图的构建方法对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都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文献分析与理论思考对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体系框架进行了构建;为进一步测评心理地图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效果,结合初中区域认知体系与心理地图构建方法,建立了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测评量表;最后,运用教学实证研究开展基于心理地图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课堂实践,从中获得的若干启示。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和路线。第二部分,阐述了区域认知素养、心理地图这两个核心概念,并论述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与心理地图构建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发展性教学论、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和地理教学论。第三部分,依托前两部分做出的研究,建构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体系及测评。首先分析出构建心理地图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价值所在。其次,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维度对初中区域认知素养的体系维度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体系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初中区域认知素养下的心理地图构建步骤。第一步“建轮廓、识分布、强化底图”,第二步“填要素,寻规律,整合特征”,第三步“建联系、析差异、形成新图”,第四步“探问题,勤应用,巩固心图”;最后,就如何测评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指出路径,构建测评量表。第四部分,主要开展基于构建心理地图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研究设计、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在实验班运用区域认知素养下的心理地图的构建步骤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教育实验,经过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测试题与问卷调查与对照班比对发现,第一,构建心理地图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区域认知素养各个维度上的掌握。第二,构建心理地图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区域认知素养的水平层次。第三,学生对构建心理地图的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方法态度表示肯定。第五部分,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若干教学建议。第一,围绕区域知识,创造构建心理地图的教学氛围。第二,针对区域认识能力,组织构建心理地图的教学活动。第三,渗透区域观念,开发构建心理地图的教学资源。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该部分介绍了本文取得的成果及所存在主要问题,并对课题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图文】:

心理


(1)心理地图的内涵与特点逡逑关于心理地图的内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纵观文献,心理地图涵主要包括从思维方式出发、从构建层面出发、从结果层面出发进行定义。如平在《心理地图:一种地图学习的重要模式》中将心理地图看作是一种思维方谈到心理地图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学生的心理地图是从对纸质地图的识读、析、理解、应用中形成的。王民教授在《中学生心理地图浅析》中从心理地产生过程的层面上进行解释认为“心理地图指的是通过个人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然后这些地理知识在头脑中经过适当整理后,在白纸上绘制成“地图”,并把它图的形式呈现出来”。2林云龙在《心理地图的内涵剖析和构建策略》中将心理看作是一种空间想象的结果提到,“心理地图是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是一种空象又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形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体反应,又是一种记忆表象,可以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邋@在心理地图的理论研究中,许多专家和学者多从学习理论中的关联理论、认知理论、有意义学习理信息加工理论等进行研究,从地理教学论的视角,和其他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逡逑(2)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研宄逡逑关于心理地图的影响因子研究中,王民教授以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中学的初

线路图,线路,硕士,论文


图1.2研究线路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利荣;;践行参与式学习 培养地理实践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3期

2 邹金伟;;利用ArcGIS定量评价中学生心理地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07期

3 王俊友;;学生心理地图层次化构建策略[J];地理教育;2014年10期

4 林启栋;;数地结合 构建心理地图[J];地理教学;2015年02期

5 杨戈;;浅析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的构建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02期

6 周丹丹;焦秋生;;基于“心理地图”的中学地图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23期

7 王学先;;运用空白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J];地理教学;2017年01期

8 朱秀妹;王民;陈晨;;心理地图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的研究[J];地理教学;2005年03期

9 刘儒伦;;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训练学生心理地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05期

10 程南云;;心理地图的训练与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英;王民;;利用心理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任孝鹏;焦冬冬;朱廷劭;;基于微博大数据的中国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心理地图[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黄兰芬;常金娇;;地理板图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汉滨区恒口高中 陈波;培养学生构建心理地图[N];安康日报;2011年

2 CPW总编 关键;解读渠道商的“心理地图”[N];电脑商报;2004年

3 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梁云侠;神州行,我看行![N];学知报;2010年

4 全球职业规划师 杨开;积极面对 敢于承担后果 梳理情绪 力求正向转化[N];中国青年报;2013年

5 保健时报记者 初铭字;生气后果很“严重”[N];保健时报;2006年

6 栾世强;心中有气就发泄出来[N];解放军报;2011年

7 谭昊;“与天为敌”:顺则凡,逆则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彤;基于心理地图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探讨[D];鲁东大学;2019年

2 麻瑞莹;基于心理地图的初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永顺;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初中生心理地图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毕欣蕊;心理地图构建对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干成红;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中的心理地图阶段化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6 桂祝君;初中生心理地图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周慧;关于培养初中生心理地图的教学实验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马强;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心理地图的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谢奥宇;初中生心理地图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韩子阳;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9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79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