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07:22
【摘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数学教育是在数学交往中促使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特殊活动;数学教育评价则是保障数学教学顺利展开,促使个体和谐发展的一种特殊评价活动。审视现存数学课程评价,可发现其问题主要集中于: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轻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重对“双基”的评价,轻对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对“教程”的评价,轻对“学程”的评价:重标准化纸笔考试,轻多角度评价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无助于,而且有碍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生动现实。这便是本研究提出的现实背景。 检视国际课程评价发展历程,结合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特点,我国数学课程评价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趋向于科学人文性、趋向于回归生活的生态指标、趋向于开放性、动态性与多元化的并重、趋向于国际课程评价发展趋势与国内课程评价本土化特色的契合。 基于数学课程评价的现存问题与数学课程评价发展趋势,依存于“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引发出数学课程发展内涵: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长发展。本文认为,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本质涵义是:评价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诊断;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激潜;评价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发展。因此,构建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有效保障并促进数 学新课程理念与目标顺利达成的保障系统与监控系统。 本课题研究以数学课程评价的现存问题为着手点,以数学课程理念为目标指 向,系统分析了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多元性、形成性、发展性、理解性、激 励性等基本特征;以现代数学观、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成功智力理 论为理论背景,系统阐述了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之意蕴—评价核心聚焦应 用,评价目标指向多元,评价过程依存情境,评价结果归依发展;以数学新课程 发展性评价理念,即以人为本的全体性评价、注重素质的全面性评价、注重参与 的自主性评价、促进完善的引导性评价、不断进取的激励性评价、面向未来的期 望性评价为航标,深入剖析了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模式的构成成分,即目标系 统、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由此构建发展性评价模式的核心图式—评价指标体 系的模式:以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过程为参照,寻求并创设评价准则的设计技 术,评价权重的构造技术,评价信息的收集技术,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技术; 以数学新课程评价系统内蕴的一般认识论、发生认识论与发展认识论指导评价方 法,详细探讨了档案袋法、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苏 格拉底式研讨评定和测验法在评价中的应用。从而有效实现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 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与反思功能,并最终达成促进每 一个体数学素养发展之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33.6
本文编号:2757706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33.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玉忠;;浅谈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几点看法[J];成功(教育);2012年20期
2 王薇;;实施发展性数学教育评价的策略和方式[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迅;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十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文星亮;大学本科公共英语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普粉丽;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丽云;基于专题网站的中专刑法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晓梅;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莉;论初中数学学科的测验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志英;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处理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笑丽;初中生思想品德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施状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5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