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基于家庭环境视角的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3:47
【摘要】:随着信息化浪潮的高涨,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中学生所必需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提升社会公民的整体素养,满足新的形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变革发展对人才的根本需求。信息素养能使人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帮助中学生在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最终实现个体全面发展。自信息素养的概念被提出,就引起各领域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图书情报学界、教育学界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针对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展开诸多研究。然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虽有研究分析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但主要是从中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如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来思考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而忽视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家庭环境视角,开展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建议。首先,本研究通过阅读有关信息素养的文献资料,从家庭环境层面整理并归纳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因素,并基于家庭环境视角构建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理论初始模型。其次,根据理论初始模型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查找相关量表,形成《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问卷》和《中学生信息素养家长问卷》(主要包括家长ICT态度、网络态度、计算机自我效能量表)。并选取450名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预测试,根据预测试的分析结果,对相关问卷进行合理修订,得到最终的调查问卷。然后,将《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问卷》、《中学生信息素养家长问卷》分别正式发放给中学生及其家长并回收。接着,利用SPSS 21.0与AMOS 20.0对回收的1884份有效问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ANOVA)以及模型拟合度分析。最后,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参与信息素养调研的部分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访谈,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确认以及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家庭计算机环境越好、家长文化程度越高,中学生信息素养越高;而家庭经济状况、家长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水平、时间、频率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不明显。此外,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家长网络态度、家长ICT态度正向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家长网络态度正向影响家长ICT态度,家长计算机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家长网络态度。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继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为指导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做好铺垫;树立正确的网络态度,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加大ICT支持力度,为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提高家长的计算机自我效能,进而增强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67
【图文】:

路线图,硕士学位论文,路线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元,交互决定论,信息素养,决定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Triadic邋Reciprocal邋Determinism)认为环境、行为、个体三逡逑者即相对独立又相互决定,其中,相互决定是指在环境、行为、个体中每二者之逡逑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41](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详见图2.1)。值得注意逡逑的是,个体、行为、环境存在两两交互,但是并不意味着三组交互的决定因素具逡逑有相同的强度,它们的交互强度或则相对影响在不同环境下会发生变动。逡逑!逦个体逦'逡逑!/\!逡逑!行为一.逦-环境丨逡逑L-一一一一逦逦逦邋一一一一一一_|逡逑图2.邋1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逡逑由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可知,首先,为更全面的分析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因素,逡逑应从个体、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视角出发,而不是单单从学生自身的逡逑影响视角,来开展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宄。其次,环境对个体和行为都会逡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通过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来提高中学生逡逑的信息素养水平。逡逑(2)观察学习理论逡逑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逡逑观察学习理论强调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自我效能


(3)自我效能理论逡逑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力的判断。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对自我效能影响因素进行过研究,研宄发现个的自我效能受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其中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是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最主要因素[39]。此外,部分研宄发现,当人们无法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经验对自身能力进行判断时,其自我能极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4扎逡逑由自我效能理论可知,个人自我效能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我效能越高,可能中学生的自我效能越高,进行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逡逑2.2.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逡逑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邋Ecosystems邋Theory)是关于探讨个体行为与社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44]。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认为环境与个体发展相互响,然而他仍然没有对环境做出明确描述。而现代社会生态理论最著名的代表物之一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邋Zastrow,2004),他的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影响做出详细分析,他认为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体可分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层次[45]。扎斯特罗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如图2.2所示。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媛;;大数据时代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年18期

2 周霁晨;;新时代大学图书馆助推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年35期

3 杨莹;;充分发挥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功能——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31期

4 刘永超;;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培育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5 罗利群;;信息化时代农村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6 付亮;;幼儿师专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28期

7 钟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2002年02期

8 张兵;;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20期

9 吴凤君;;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部分高职高专学生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年39期

10 刘巧婷;;基于图书馆元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永红;;在开展“班班有站点”活动中整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宋怡林;;为了创新的继承: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转变[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一等奖摘要集[C];2015年

3 何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年

4 张会珍;任翠娟;;大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评判的有效途径——社会专题调研[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21届学术年会(河北)论文集[C];2007年

5 杨洪秀;;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文林;;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潘永红;;《在开展“班班有站点”活动中整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林琼;;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珏瑶;胡晓璇;苏国斌;林启展;刘壮竹;吴禹池;黄家晟;张腊;秦新东;邹川;卢富华;刘旭生;彭钰;梁晖;赵代鑫;吴薇;揭西娜;屈展航;;对比PBL教学与传统教学下中医院校精英学生信息素养现况调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5年

10 潘小艳;蒋莉辉;;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傅光远;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N];山西日报;2018年

2 陈晓 山西财经大学;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商州区张村中学 李录勋;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N];商洛日报;2007年

4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龚道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探微[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莲麓小学 王慧t

本文编号:2766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6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