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生活的必须”,是一种文化教育,它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和一切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任。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一个人文化成的动态过程,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古代语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语文教育目标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口语与书面语相脱离、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文学教育等等。我国近代的文化传播是在被迫和志愿两股力量的驱使下进行的,在这一动感过程中,以现代科技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碰撞、交锋、激荡,近代语文教育一改古代语文教育单纯注重道德教化的人文化成观,确立了其学科基础和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我国现代一百多年的语文教育之路,是一条在各种思想交汇下不断确立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导思想的艰难求索之路,是一条服务社会和民生的工具性不断加强之路,也是一条不自觉地忽视、弱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语体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得以确立。建国前五十年语文课程表现在对人文化成的继承和现代人文精神的开拓上,建国后六十年语文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则充满了艰辛和困惑。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的意义逐步被发觉,文化意识逐步被唤醒,民族优秀文化逐步彰显其新的价值和意义,语文教育体现了开放的文化心态,文化传播成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与精神的凝结、现实世界的映像、人与社会的建构,还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积极意义,也有某些消极意义。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结晶,也是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断升华。传播是以符号和媒介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关系行为,通过传播,传播双方都发生期望的变化,实现预定的目的。传播与教育有着先天的联系,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就是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传播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兼以传播其他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对语文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初识、理解、互动、共享和创造的过程,是师生围绕着文化积极对话的过程。我国近现代以来语文教育价值的偏颇体现在科学性的强化、人文性的弱化、传统文化的失语、政治文化的片面发展等方面,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化、工具和人文三方面。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体现出以下特点:传播功能的基础性,传播内容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化约性,传播价值的主导性,传播形态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传播环境的特定性。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选择是由于语文的本体需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味”的需要、“立人”的需要,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为基座的实践活动。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字、文学、文章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的抽象化,语文表现为以语言为本体、以各种表现形式为物化成果的一“体”多“形”,文化是一“体”多“形”的抽象物,语文课程的本体可以表述为一体多形凝结为文化。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里,人类通过符号及其系统维系着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通过符号表征世界、传承文化。符号既是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从本体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来承载文化;从内容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来表达静态的历史和动态的现实;从形式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作为文化这一动态方式来表达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语文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存在。语文课程文化内容表现为由点到面再到体的立体建构。语文课程文化传播的作用方式包括“外推式”和“内生式”,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应用区位表现为交际、思维和人文化成。文本的文化内容表现为层进递升的螺旋结构。语文教材作为特殊的文化传播文本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价值、文化内容,其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它是文化传播的中介,保护、遴选、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优选、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融会贯通、确立社会所需要的的主流价值观。在文本选择的探讨中,以文本的选文调整“革命文本”和鲁迅先生具有斗争精神的文本为例来探讨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变化。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一个由传播客体、传播主体以及传播媒介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它包括传播客体(语境、文化内容)、传播主体(师生)、传播媒体(传统与现代的教学媒体)等因素,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反应和导引系统。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客体是指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文化传播语境和内容,语境是文化传播的基本条件,内容是文化传播活动的基本载体,二者构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主要客体。传播主体包括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师生是明确的传播主体,他们围绕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的生活文化内容以教育这种独特的文化方式活动着,属于文化传播活动中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者;除此之外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者还包括时刻关注着学生成长的家长、社会人,师、生作为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主体和父母、社会人这些文化传播者构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者的体系。组织层面的传播主体包括社会和学校,社会是教育的宏观组织者,它按照自己发展的计划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提出宏观的要求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学校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具体的课程目标实施教育的中观的组织者,作为一种组织的学校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在学校教育框架内,班级是教育活动的微观组织者,它通过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来开展教育活动,具体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中,要充分把握各种媒介的特点,有效促进文化传播过程。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过程不仅是一个文化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还是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重视学生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应和作用的发挥、重视文化传播引起的学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过程分为选择和确定教材内容(文化信息)、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介、传播(施教)、接收和理解教学内容(学习)、围绕文化信息的师生互动、评价和反馈、反思再教学(再传播)七个阶段。语文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文化内容和文化方式的综合过程,它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文化素质也体现了设计者的文化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文化内容的学习要求也体现了和对学生文化方式的影响要求,是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育模式和范式的区分来探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模式,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中,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传播者、学生围绕着文化信息借助于可以利用的各种媒体展开协作互动,形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语文教育的新形态,一般来说,对文本而言包括阅读、解读与悦读三种形态的文化传播;对学生发展的文化传播过程来看,文化传播形态包括濡化、涵化、以对话为主的文化传播形态、以授受为主的文化注入形态、以感悟体验为主的文化传播形态。蔡芸芝和沙利文两位老师用爱心传播文化她们用爱演绎语文、孕育学生的成长,两位来自于不同国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教师,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文化传播形态,给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宣;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9期
2 吴大顺,王定勇;论词的传播与词的文化特性[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张明慧;;古代语文教育管窥[J];考试周刊;2010年14期
4 李蕴哲;;语文教育史学研究的新篇章——简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J];中学语文;2011年13期
5 王尚文 ,郑友霄;继承传统与解剖自我[J];台州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陈慧玲;;对古代语文教育的几点辩证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2期
7 毛福林;吴明刚;;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的语感培养及启示[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时晓红;积淀与蜕变:古代语文教育思想浅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9 张福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经世致用思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文世琼;;当代语文教育如何向传统文化回归[J];语文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毕研韬;;社团营销与“无缝传播”[A];创建品牌社团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嘉卿;李卓;;大学女生谣言:传播形态及心理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义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研究——如何促进学生产生古诗文记忆需要》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彭晓剑;朱瑞钧;郑星航;;地市新闻网站打造全媒体平台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6 张庆华;马建;曲媛媛;;海洋内波与海底地形相互作用的几个算例[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7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月华;;革命:从虚拟身体到“电子情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公司常务副总裁 王力为;聚焦主业创新传播形态[N];解放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鹤;微博为什么可能?[N];人民日报;2011年
3 李清;微博时代,可以做些什么?[N];中国财经报;2011年
4 孝义市广播电视中心 杨正华;新媒体对大众的影响[N];吕梁日报;2010年
5 姜青青;进军“数字报业”的快速功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张向宇 本报记者 武炎龙 武警部队“国字号”部队巡礼系列报道组成员;全媒体时代的一次探索与实践[N];人民武警;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理性看微博:围观固然重要,不宜过分夸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刘桂芳 贾岳;“数字报业”——融合中的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吴晓明;从“公共新闻”到“草根新闻”的转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廖慧娟;互动,激发报业新活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秀清;延安文学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石雷;论课程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硕勋;大众传播与黄河上游藏区社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跃;数字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传播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晓玮;中国段子文化的传播形态和舆情百态[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媛;地方政府微博传播的创新与可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雷s
本文编号:281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