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1:14
   结合高中数学的学习,研究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的互补性,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机遇,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与实践。在学习过程当中,文科临界生和理科临界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做好他们的教学工作是中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够加强文理科临界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高中生教育模式,实现新形势下的高中教学培养目标,并且能使更多的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出理想的成绩。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前测与后测)调查、个案研究、基于SPSS的数据统计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文科数学临界生、理科数学临界生在对于学习立体几何的情感态度上都显得比较低,相比文科数学临界生,理科数学临界生在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较突出;(二)就掌握立体几何知识的内容而言,数学临界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去证明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和难以进行整体立体几何知识框架的建立,相比较来说这方面理科数学临界生掌握的比较好;(三)大多数数学临界生认为,在立体几何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方面都比较适中,但有部分文科数学临界生认为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难度较大、课后的作业量较多;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在一种问题使用多种解法、举一反三的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文科数学临界生比理科数学临界生更擅长做错题整理以及课后归纳总结做笔记;(四)大多数数学临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上都掌握了学习立体几何的方式方法,同时他们也喜欢教师使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型作为教具,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辅助教学,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做的较好;(五)大多数数学临界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方面都做的比较不好,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做得比较好;(六)就学习立体几何支撑能力方面而言,大多数数学临界生能力较低。与文科数学临界生相比,理科数学临界生的这方面能力相对较高,主要体现在计算能力、动手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文科数学临界生比较细心。基于本课题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实验班的前后对比教学实验,对高中数学教师针对文理数学临界生讲授立体几何知识时,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6
【部分图文】:

附属中学,苏州大学


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培养和造就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在国际竞争中勇立潮头的全新人才,我国的高中教育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结合高中数学的学习,研究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的互补性,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与实践。在学习过程当中,文科临界生和理科临界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做好他们的教学工作是中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加强文理科临界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高中生教育模式,实现新形势下的高中教学培养目标,并且能使更多的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出理想的成绩。“临界生”的定义[1]如图 1-1 所示。

新课标,向量,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新课标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要求如图2-2所示。图 2-2 “新课标”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要求2.2 数据统计与分析概述(一)数据的表现形式1、数据的表现形式一:数据列表,如图 2-3 所示。

趋势图,趋势图,数据


图 2-3 数据列表的表现形式二:数据趋势图,如图 2-4 所示。269224245381595255 254237211171303320412420667470366410403330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春梅;;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24期

2 郭华连;;例析立体几何解题中的转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年12期

3 徐晔华;孙冠东;;高三英语临界生——想要“补”你不容易[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0年34期

4 黄树生;;班集体教学制度下的学生差异发展——分层教学新进展专题研讨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5 丁革兵;;促进高三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策略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12期

6 颜泳嘉;;浅议数学临界生教学辅导策略[J];现代教学;2009年Z2期

7 李伟程;;成就动机、多元互动与数学学习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08年07期

8 谭顶良;;学习策略研究问卷法的缺陷及改进设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程向阳;华国栋;;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刘万玲;;学习困难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娟;高中生立体几何解题策略差异性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栾丽娜;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王小燕;高中生立体几何必修二的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琪;分层教学在高三化学“临界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池国升;《课标》背景下立体几何学习障碍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志桥;基于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光华;高中文理科学生数学学习风格差异的探究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翁青芳;当前高中文理生学习立体几何差异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长柏;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几何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5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