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普通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4:14
   审美教育作为一项提升国民素质的教育,已引起国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发现审美教育遇到了以下问题:课标美育内容编写过于笼统,起不到引领作用;教师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实施美育,在知识课堂、考试功利思想、成绩评价机制等因素束缚下,极少实施审美教育;学生对语文学习目的、审美教育作用认识不到位,惟成绩是上及社会上的名利诱惑等因素使审美教育处于边缘化及尴尬地位;教学方法传统守旧,“主客二分”的育人方法弱化了审美教育作用。这些问题从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调查中也得以证实。现状调查还发现学生审美水平整体不高,教师审美素养有待提高,教师对美育的教法与学法认识不到位,阅读、写作、演讲审美教育实施低效等问题。文献综述研究表明:审美教育相关研究的一些教学模式构筑科学、可操作性强,阅读审美教育方面关注生命、精神意义的建构及审美境界的提升,写作审美教育方面把写作当作生活与生命展示的过程等先进理念及实践探索的策略、模式、路径,非常值得借鉴。但是,已有研究也存在如下问题:语文审美教育目标(目的)的研究,研究量不足,有的将审美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的两个概念混淆;语文审美教育内容的研究,研究面过窄,内容不丰富;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研究,总体看来升华至生命美、生活美、境界美的研究过少、过弱,局部而言,阅读审美教育研究泛滥且研究点过小、过于聚焦,写作审美教育研究数量少,演讲审美教育研究匮乏,而且现有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策略缺乏科学性和普适性;语文审美教育评价的研究,研究量极少,且限于评价基准、评价原则等宏观探讨层面。本研究以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理论作为建构阅读、写作、演讲三大审美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基础;在阅读相关美学书籍、期刊的基础上,建构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基本要素结构体系;借鉴国内外美学家、教育家、演讲家在阅读、写作、演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分别立足于“生命美、境界美”角度、“生活实用”角度、“自我实现”角度,建构了阅读审美教育实施策略、写作审美教育实施策略、演讲审美教育实施策略。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基本要素结构体系是在厘清语文课标中的审美能力、审美体验、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审美境界等十一个审美教育下位概念及课标外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四个美育基本要素,在美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的。阅读审美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在多种审美体验中探寻美育终极目的——生命美;在通感兴盛的王国里回味美育的本色——感性美;在充满睿智的语言中步入美育的哲思——理性美;在美丑看台上审视美育视野下的人性——人物美;在悲剧理论的引领下寻求人物内核美——精神美;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探索中追求——境界美。写作审美教育实施策略建立在写作美育“六要素”模型的基础上,包括:明确“写作是一种生活”的美育目的;在与真实或虚拟的读者对话中写作;让语言彰显自我感性与理性双赢的存在;运用“六要素”模型进行审美创作。演讲审美教育实施策略包括:确立演讲审美教育宗旨;涵泳名家精彩纷呈的演讲美;笔下耕耘秀出自我的演讲美;走向大众彰显自我的演讲境界美。在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面,本研究选择了S省Y校高一S班作为实验班,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进行了实践尝试和论证;对三大美育实施策略的运行效果,从量化和质化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实施效果显著,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境界及生命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G633.3
【部分图文】:

语文美育,实证调查,审美能力,策略


研究框架

教育模式,美育,审美教育,科学美


在整个“审美——立美”教育过程中,“艺术美”的原理和“科学美”,贯穿始终。这一过程要“叩其两端”:一端是确立“审美视点”,另一现“立美建构”。该过程非常具有不确定性、开放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特要教师具有教育智慧,需要在“审美一立美”中去感悟、去实践、去创新展。想象地说,审美与立美实际上是一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分别用“他美体“我美塑造”更合适,它们应该是审美教育的两个方面。赵伶俐(2002)建构了美育核心课程“美育综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审美视点结构教学模式”。①见图 2-3:

结构教学,综合课,美育,视点结构


将“审美视点教学模式”和“视点结构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有学科教学,形成了各科通用的“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模式”(见图 2-4)。要是由概念或者由概念组成的原理构成的教学起点和中心着眼点,而点结构教学”,正是在通用“视点结构教学”基础上和在同时保留“审教学”的审美概念点、挖掘审美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技能)解析、赏析、训练教学目标视点教学知识点(概念、原理)技能点(技能动作)其他点概念、原理关键词动作分解美感词延伸教学检测教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 余虹;;关怀生命的语文美育探寻[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3期

3 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1期

4 靳健;王从华;;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的理论变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5 高芳;;西方写作过程模式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孙玉丽;;建构课堂审美文化 促进教学目标实现[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7 李如密;;教学美欣赏的心理过程[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10期

8 王宝琴;;语文审美教育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6期

9 周庆元;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邓武蓉;周庆元;;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薛猛;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牛玉凤;人教版高中语文戏剧悲剧美的教学价值及实践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谷明明;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审美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杰;审美学在中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及运用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沈云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赵家涛;中学古典诗歌审美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秋萍;中学语文悲剧审美的教学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振荣;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汤文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病态美”辨析及其审美教育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曾朝晖;试论当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2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82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