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9: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只注重有声语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教师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与媒介,除声音外,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眼神、空间距离等体态语来传情达意,传播知识。体态语它作为无声语言之一,也是一种特别的符号,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它占据了异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口语传播学者莱蒙德·洛斯也曾解释道,在人际社交与交流中,人们收到信息的来源来自几个部分,35%为文字类语言传递,其他65%则是非文字语言类信息,其中,55%的信息传递又归功于人类面部表情。故而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进行进一步探讨挖掘,对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观念更新都有所帮助。同时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新视野以广泛、稳健的提高教学质量,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功效,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国内外语文教师肢体语言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展开更加全方位、高深度的整理,在符号学视阈下对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及其运用进行研究。致力于为我国语文老师的教学给予些许启示,其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理论视角独特和研究方法的新颖。一方面,本文立足现实,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系统概括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理论基础和生理机制;其次,阐述符号学视阈下教师课堂体态语的分类与作用,探究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的特点、问题和原则;最后,深入教学实践,采取调查研究、访谈等方法考察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探寻提升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提供高效的语文教师体态语对策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章内容可以划分为六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本次选题的缘起、该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本次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理论基础和生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第一,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理论基础由三方面构成,分别是:符号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第二,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生理机制分为四部分:纺锤形细胞的“灵活识别”机制、镜像神经元细胞的“复制模仿”机制、小路神经系统的“快速传递”机制、大路神经系统的“理性分析”机制。第三部分——对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分类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分析。首先,对语文教师课堂中的肢体语言进行了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面部表情符号、目光语言符号、手势语言符号、动作姿态符号以及体距语言符号和副体态语言符号,总计为六种。第二,对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作用的分析研究。其中,语文教师积极课堂体态语的作用包括:提升教师个性特点的“塑造剂”、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的“催化剂”、调节氛围激发积极性的“调和剂”、体验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体验剂”;而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也有消极之分,其影响有:有损教师形象和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等。第四部分——对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的特点、问题、原则进行考察分析。第一,有关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特点的研究。其特点有:形象性、辅佐性、独立性、差异性;第二,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中容易产生并显现的问题。其中包括三类问题:体态语过多、体态语偏离、体态语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第三,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原则探析。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需要遵循尊重学生原则、准确适度原则、最佳搭配原则、优美得体原则。第五部分——调查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现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归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展开有关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探析原因,其原因包括以下四方面:教师缺乏自我职业认识、教师忽视学生课堂反馈、教师缺少体态语的专业知识、教师职业修养存在缺陷。第六部分——提升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与对策。分析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现状及其原因,以其为依据,提出提高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能力的有效对策:提高教师职业意识,强化课堂教学反思、构建互动反馈机制,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注重体态语知识积累,加强体态语科学实践训练、提高职业修养,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经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们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师体态语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在将来,语文教师想要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合理利用自身课堂体态语,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同时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增强课堂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做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培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人才。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的目标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理论基础和生理机制
    第一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理论基础
        一、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符号学基础
        二、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教育学基础
        三、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生理机制
        一、纺锤形细胞的“灵活识别”机制
        二、镜像神经元细胞的“复制模仿”机制
        三、小路神经系统的“快速传递”机制
        四、大路神经系统的“理性控制”机制
第二章 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分类与作用
    第一节 教师课堂体态语符号的分类
        一、面部表情符号
        二、目光语言符号
        三、手势语言符号
        四、动作姿态符号
        五、体距语言符号
        六、副体态语言符号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积极课堂体态语的作用
        二、语文教师消极课堂体态语的作用
第三章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的特点、问题和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特点
        一、形象性
        二、辅佐性
        三、独立性
        四、差异性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易出现的问题
        一、体态语过多
        二、体态语偏离
        三、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第三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一、尊重学生原则
        二、准确适度原则
        三、最佳搭配原则
        四、优美得体原则
第四章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态度调查分析
        二、语文教师对课堂体态语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
        三、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情况调查分析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现状的归因分析
        一、教师缺乏自我职业认识
        二、教师忽视学生课堂反馈
        三、教师缺少课堂体态语的专业知识
        四、教师职业修养存在缺陷
第五章 提高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运用能力的有效对策
    第一节 提高教师职业意识,强化课堂教学反思
    第二节 构建互动反馈机制,增强师生课堂互动
    第三节 注意体态语知识积累,加强科学实践训练
    第四节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河英;;浅探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妙用[J];天天爱科学;2016年18期

2 嵇建珍;;教师讲课中体态语使用的基本要求[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朱新芳;;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J];天津教育;2019年09期

4 余文莹;;体态语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年09期

5 马雪玲;宗永平;;体态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知识经济;2019年27期

6 徐春红;;河北省高校健美操课程应用教师体态语的教学效果与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01期

7 郭娟;;基于符号学视角的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效果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02期

8 李梦竹;;汉语教学中的体态语[J];教育现代化;2018年16期

9 乔金锁;;化学师范生对“课堂体态语”认识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4年06期

10 陈素芬;;浅谈语文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珍琪;蒙古文文献中的蒙古族体态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河崎深雪;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元胜;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妍秀;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2019年

2 郑越;山西秧歌中女性体态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3 杜程程;符号学视阈下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4 王雪洁;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中教师体态语运用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5 李少真;文化空缺视域下的中西方体态语对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6 彭婷婷;网络节目主持人体态语问题及规范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琚天娇;体态语在波黑萨大孔院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研究[D];安阳师范学院;2019年

8 李婵;幼儿园小班专家与新手教师体态语比较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9 张梦月;基于TPR理论的教学型体态语在泰国零基础汉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10 王超强;幼儿园小班师幼体态语的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5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85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