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7:54
   “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是文学殿堂中最美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古诗词的教学现状却是令人堪忧的。教师课堂上的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流于活动形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没有获得感。古诗词所具有的传播优秀文化知识、传递独特思想情感、提高读者审美等价值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和应用。在此现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学古诗词,学会欣赏古诗词,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在课堂上获得充实感和幸福感,成为当前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期待视野理论的意义与价值获得了教师们的关注。期待视野理论具有重塑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展开对话,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促使读者与文本视域融合等特点。一方面,将期待视野应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可以重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形象,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文本解读者;另一方面,将期待视野理论应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对于改变传统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填补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愿景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期待视野理论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之中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期待视野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走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期待视野理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在文本内容基础上可以读出个性,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再次,期待视野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教师的权威地位,为学生学习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课堂上解放自我;最后,将期待视野理论运用到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寻找“丢失”的自我,唤起学生主动解读文本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基于对期待视野理论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了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以期待视野理论的应用价值为基础,从重塑读者形象、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积极实现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实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与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应用中仍有不足之处,如何增强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用性与功效性,仍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期待视野的理论阐述
    一、概念界定
    二、期待视野的基本理念
    三、期待视野的作用
        (一)通过定向期待,初步探讨文本意义
        (二)通过创新期待,多元解读文本意义
第二章 期待视野理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期待视野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期待视野理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期待视野理论鼓励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四、期待视野理论重视师生视野的交流融合
第三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习兴趣不高,学生阅读期待不足
        (二)学习缺乏热情,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三)学习观念固化,学生期待视野受限
        (四)多元解读缺失,多重视野融合困难
第四章 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重塑学生读者形象
        (一)摒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
        (二)承认学生是文本的潜在合作者
    二、丰富认知结构,拓宽学生期待视界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阅读期待
        (二)更新认知观念,注重生活体验
        (三)丰富文化积累,扩大阅读视野
    三、注重读者视界,主动创造文本意义
        (一)注意尊重文本,努力读出个性
        (二)培养质疑能力,刺激期待视界
        (三)注重创新期待,读出多重意义
    四、走向和合之境,积极实现视域融合
        (一)敞开精神世界,相互对话交流
        (二)扩大原初视野,引起同化顺应
        (三)尊重视域差异,走向视域融合
第五章 基于期待视野理论的教学实践探究
    一、基于期待视野理论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二、基于期待视野理论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案例反思
        (一)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二)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汶睿;;试论期待视野与文学创作活动的互动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7期

2 牛全圣;;高中写作教学对期待视野的接纳[J];语文教学之友;2017年09期

3 柯传伟;;浅谈中学写作教学中的“期待视野”[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7期

4 沈晶琰;;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期待视野解读小说《琥珀》[J];读书文摘;2016年22期

5 孙静;;期待视野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24期

6 贾立文;;从电影《归来》形成的期待视野看《陆犯焉识》[J];北方文学;2016年25期

7 刘兵;;万事通脱唯在一个“活”字[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02期

8 张芸;;论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6年11期

9 葛小静;;阅读自觉:在阅读期待视野中涵育[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09期

10 孙玉娟;;遵循阅读期待视野,引导学生以书为友[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凤青;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玮;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亲子漫画英译实践报告[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闫丹;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年

4 王沛昀;接受美学指导下《密西西比河上的马戏团男孩》(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宁夏大学;2018年

5 吴红梅;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广州大学;2018年

6 刘思阳;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

7 孙佳慧;期待视野与儿童文学翻译实践[D];南京大学;2016年

8 卢俊君;接受美学视角下《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15年

9 张瀚云;“读者期待视野”下儿童文学词汇翻译报告[D];湖南大学;2017年

10 蔡雪婷;期待视野视角下的小说翻译探索[D];南京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6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86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