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
发布时间:2021-01-24 02:03
教育部2004年调查显示,90.0%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参,但对教参持“满意”态度的只有45.0%,教参的高使用率与低满意率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本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以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考察,旨在廓清对语文教参功能的模糊认识,谋求改进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制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第一章文献综述,着重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为整个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史实基础。第二章,将语文教学参考书置于教学要素系统中,探讨了它与相关教学要素、教学文本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我国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编制现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语文新课程改革现状对语文教参功能的需求和影响。从多角度厘定了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从功能效应来看,语文教参直接功能包括提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阐释课文并提供相关资料、提示教学过程组织策略、提示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直接功能的实现会衍生出多种间接功能;从解决问题的类型来看,语文教参侧重于帮助教师解决语文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对解决教学艺术性问题难以奏效;从读者对象来看,...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基本概念解析
一、主要概念分析
二、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三、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概况
一、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略
二、国外语文教参开发概况
第二节 语文教参研究文献综述
一、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二、国外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第二章 “迷途的羔羊”:语文教参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 教学参考书在教学要素中的位置及关系
一、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三要素”中的位置
二、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七要素”中的位置
三、教学参考书与相关教学要素的关系
四、语文教参与相关教学文本的关系
第二节 相关教学要素、新课改与语文教参功能
一、语文课程与教科书编制与语文教参功能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语文教参功能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参功能
第三节 语文教参功能分析框架与功能定位
一、语文教参功能分析的多维视角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的定位
第三章 “期望”与“缺憾”:基于问卷调查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调查方法
一、调查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现行语文教参使用概况
二、对现行语文教参分项内容的看法
三、期望与缺憾
第四章 “有用”与“无助”:基于课堂观察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教学文本概述
第二节 课例考察一:《百合花开》
一、《百合花开》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三节 课例考察二:《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我们家的男子汉》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五章 “存”与“废”:基于深度访谈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倾听语文教参使用者的心声
一、受访教师谈语文教参
二、教师撰文论语文教参功能
第二节 倾听语文教参编者的声音
一、受访编者谈语文教参
二、“编辑大意”论语文教参功能
三、评述与讨论
第三节 “存”与“废”之争评述
一、“取消语文教参论”评述
二、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的质疑
第六章 “审视”与“超越”: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第一节 我国语文教参总体结构考察
一、语文教参“一册书”层面体例考察
二、语文教参单元层面体例考察
第二节 我国语文教参“一课书”层面编制分析
一、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教科书编制之比较
二、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教参文本比较
三、微观比较小结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典型语文教参个案分析
一、《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例析
二、《新学制国语教授书》例析
三、《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例析
第四节 语文教参编制类型及其功能特征
一、语文教参编制类型
二、各类语文教参功能特征
第五节 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一、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概况及主要缺陷
二、改进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有关我国语文教参发展史的结论
二、厘定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功能的结论
三、有关语文教参编制状况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及其维度体系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察课堂列表
附录四 深度访谈列表及转录稿举隅
附录五 语文教师批注过的教本图片
附录六 语文教学参考书文本选录
附录七 笔者对语文教参提出商榷意见的短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母语教学设计案例评析[J]. 杜红梅. 语文建设. 2009(02)
[2]从《项链》的教学看美国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朱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26)
[3]谁是“资产阶级”?——对语文教参《项链》解读的一点异议[J]. 赵清泉. 内蒙古教育. 2008(15)
[4]试论处于对话关系中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J]. 杜少凡. 中学语文. 2008(10)
[5]人教版十套中小学教材纵览[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3)
[6]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J]. 李百艳. 基础教育. 2008(03)
[7]优秀教师各成长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任连艾. 天津教育. 2008(02)
[8]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过程中的研究行为——以商务印书馆为例[J]. 吴海涛,吴勇.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1)
[9]《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导论[J]. 任范洪.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8)
[10]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2)
博士论文
[1]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 孙慧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 范远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陈运保.西南大学 2007
[4]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 陈月茹.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 毕苑.北京师范大学 2004
[6]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任丹凤.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教材的教师手册考察[D]. 刘轶姝.北京语言大学 2004
[2]中学语文教参编写研究[D]. 刘曙峰.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96354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基本概念解析
一、主要概念分析
二、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三、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概况
一、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发展史略
二、国外语文教参开发概况
第二节 语文教参研究文献综述
一、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二、国外语文教参研究综述
第二章 “迷途的羔羊”:语文教参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 教学参考书在教学要素中的位置及关系
一、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三要素”中的位置
二、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七要素”中的位置
三、教学参考书与相关教学要素的关系
四、语文教参与相关教学文本的关系
第二节 相关教学要素、新课改与语文教参功能
一、语文课程与教科书编制与语文教参功能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语文教参功能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参功能
第三节 语文教参功能分析框架与功能定位
一、语文教参功能分析的多维视角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的定位
第三章 “期望”与“缺憾”:基于问卷调查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调查方法
一、调查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现行语文教参使用概况
二、对现行语文教参分项内容的看法
三、期望与缺憾
第四章 “有用”与“无助”:基于课堂观察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教学文本概述
第二节 课例考察一:《百合花开》
一、《百合花开》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三节 课例考察二:《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我们家的男子汉》相关教学文本概述
二、三份教学文本关联性考察
三、追问与探询
第五章 “存”与“废”:基于深度访谈的功能考察
第一节 倾听语文教参使用者的心声
一、受访教师谈语文教参
二、教师撰文论语文教参功能
第二节 倾听语文教参编者的声音
一、受访编者谈语文教参
二、“编辑大意”论语文教参功能
三、评述与讨论
第三节 “存”与“废”之争评述
一、“取消语文教参论”评述
二、对“叶老说:‘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的质疑
第六章 “审视”与“超越”: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第一节 我国语文教参总体结构考察
一、语文教参“一册书”层面体例考察
二、语文教参单元层面体例考察
第二节 我国语文教参“一课书”层面编制分析
一、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教科书编制之比较
二、两岸《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教参文本比较
三、微观比较小结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典型语文教参个案分析
一、《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例析
二、《新学制国语教授书》例析
三、《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例析
第四节 语文教参编制类型及其功能特征
一、语文教参编制类型
二、各类语文教参功能特征
第五节 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变革
一、我国现行语文教参编制概况及主要缺陷
二、改进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有关我国语文教参发展史的结论
二、厘定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参功能的结论
三、有关语文教参编制状况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及其维度体系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察课堂列表
附录四 深度访谈列表及转录稿举隅
附录五 语文教师批注过的教本图片
附录六 语文教学参考书文本选录
附录七 笔者对语文教参提出商榷意见的短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母语教学设计案例评析[J]. 杜红梅. 语文建设. 2009(02)
[2]从《项链》的教学看美国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朱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26)
[3]谁是“资产阶级”?——对语文教参《项链》解读的一点异议[J]. 赵清泉. 内蒙古教育. 2008(15)
[4]试论处于对话关系中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J]. 杜少凡. 中学语文. 2008(10)
[5]人教版十套中小学教材纵览[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3)
[6]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眼点与四个立足点[J]. 李百艳. 基础教育. 2008(03)
[7]优秀教师各成长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任连艾. 天津教育. 2008(02)
[8]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过程中的研究行为——以商务印书馆为例[J]. 吴海涛,吴勇.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1)
[9]《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导论[J]. 任范洪.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8)
[10]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J]. 钟启泉. 教育发展研究. 2007(12)
博士论文
[1]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 孙慧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 范远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 陈运保.西南大学 2007
[4]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 陈月茹.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 毕苑.北京师范大学 2004
[6]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任丹凤.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教材的教师手册考察[D]. 刘轶姝.北京语言大学 2004
[2]中学语文教参编写研究[D]. 刘曙峰.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96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99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