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现法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 ——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31 07:54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案例教学的起源和发展。在物理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了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的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把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意义,并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入探讨了案例教学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在实习期间,对实习高中的物理教师和高三学生进行访谈与交流,并对高中物理教师关于《电势能和电势》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及专家型物理教师的看法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提出了设计的原因。第四部分进行了基于发现法的《电势能和电势》案例教学的案例设计。论文的最后部分对基于发现法案例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在案例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案例实施后,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发现思维得到强化,而教师从学生的发散思维中收获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希望本研究对基于发现法的教学有所启示,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案例教学的研究思路图
基于发现法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S 教师:孙子兵法中这样说:势是物体表面形态下所隐藏的必然趋向。比如:你把石头推到山顶,山顶就具有一种“势”,这个是在古代孙子兵法里介绍的势。蓄势待发中蓄积的“势”,拉弓射箭也是积攒“势”,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弹性势能的增加和减少,拉弓增大弹性势能,松手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电场中也一样,正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就可以理解为逆流,物体从低处往高处去,就是在积攒“势”,若是沿着电场线,就把“势”释放出来了,转变成了动能。孙子兵法中的《形篇》和《势篇中这样描述:形,即运动的物体,势,即物体的运动。孙子兵法中讲了很多与物理相关的东西,值得我们一看。
基于发现法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访谈结果分析学科知识认识的分析教材和教师访谈记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教材中这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电势”“等势面”四大模块。首先特点”模块,教科书先以一个静止的试探电荷在电场中为背景。学在电场中必定受到静电力作用。那么在静电场中静止的试探电荷必动能增加。在这可以设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力做功使试探电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探析[J]. 沈玲,曾强. 河南教育(高教). 2018(05)
[2]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李婷婷,王晶莹,李西营. 课程教学研究. 2018(04)
[3]案例教学的学习理论解析[J]. 罗纯,吴先勇. 教学与管理. 2018(09)
[4]教学案例开发与有效教学[J]. 蒋益,李学.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2)
[5]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朱刚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11)
[6]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研究[J]. 王焕霞. 物理与工程. 2018(02)
[7]论人的发展与发现教学[J]. 李燕.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9)
[8]撰写教学案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量[J]. 陈先锋. 教师教育论坛. 2016(10)
[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10]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J]. 王稼军. 物理与工程. 2016(04)
博士论文
[1]整合式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案例教学模式研究[D]. 欧丽慧.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 董博清.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视野下的课堂对话研究[D]. 辜筠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学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探查及转变策略研究[D]. 王珊珊.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中学物理教材电学部分改革探讨[D]. 周沛.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 李琬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PCK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高一嘉.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中学物理“同课异构”的案例分析及研究[D]. 左宗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小学数学教师PCK研究[D]. 曹振亚.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 贾遂建.河南大学 2012
[8]发现法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雪莲.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7756
【文章来源】: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案例教学的研究思路图
基于发现法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S 教师:孙子兵法中这样说:势是物体表面形态下所隐藏的必然趋向。比如:你把石头推到山顶,山顶就具有一种“势”,这个是在古代孙子兵法里介绍的势。蓄势待发中蓄积的“势”,拉弓射箭也是积攒“势”,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弹性势能的增加和减少,拉弓增大弹性势能,松手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电场中也一样,正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就可以理解为逆流,物体从低处往高处去,就是在积攒“势”,若是沿着电场线,就把“势”释放出来了,转变成了动能。孙子兵法中的《形篇》和《势篇中这样描述:形,即运动的物体,势,即物体的运动。孙子兵法中讲了很多与物理相关的东西,值得我们一看。
基于发现法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访谈结果分析学科知识认识的分析教材和教师访谈记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教材中这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电势”“等势面”四大模块。首先特点”模块,教科书先以一个静止的试探电荷在电场中为背景。学在电场中必定受到静电力作用。那么在静电场中静止的试探电荷必动能增加。在这可以设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力做功使试探电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探析[J]. 沈玲,曾强. 河南教育(高教). 2018(05)
[2]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李婷婷,王晶莹,李西营. 课程教学研究. 2018(04)
[3]案例教学的学习理论解析[J]. 罗纯,吴先勇. 教学与管理. 2018(09)
[4]教学案例开发与有效教学[J]. 蒋益,李学.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2)
[5]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朱刚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11)
[6]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研究[J]. 王焕霞. 物理与工程. 2018(02)
[7]论人的发展与发现教学[J]. 李燕.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9)
[8]撰写教学案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量[J]. 陈先锋. 教师教育论坛. 2016(10)
[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10]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J]. 王稼军. 物理与工程. 2016(04)
博士论文
[1]整合式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案例教学模式研究[D]. 欧丽慧.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 董博清.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视野下的课堂对话研究[D]. 辜筠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学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探查及转变策略研究[D]. 王珊珊.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中学物理教材电学部分改革探讨[D]. 周沛.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 李琬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PCK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高一嘉.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中学物理“同课异构”的案例分析及研究[D]. 左宗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小学数学教师PCK研究[D]. 曹振亚.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 贾遂建.河南大学 2012
[8]发现法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雪莲.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7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6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