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解读史及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12:37
归有光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作家,被黄宗羲称为“明文第一”。归文风韵疏淡,却情韵悠长。归有光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达感情,本文对《项脊轩志》接受史及入选教材的教学史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得出《项脊轩志》的教学启示。通过对有关《项脊轩志》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学界对《项脊轩志》主题的探讨集中于“亲情说”、“悲情说”和“言志说”,对其艺术特色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文本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平淡的语言风格上。归有光与桐城派有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归有光的古文创作思想和风格都直接影响到桐城派散文风格的确立。自20世纪以来,《项脊轩志》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本研究旨在梳理20世纪以来,《项脊轩志》作为教材的解读情况。以时间为脉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教材、课程标准的比较,来获得教学上的启示。本文以《项脊轩志》在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对《项脊轩志》的阅读与教学史进行分析,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项脊轩志》进行简要的文本解读,并对以桐城派为主的明清文人对《项脊轩志》的阅读和接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作为家塾教材对清代古文教育影响很大,《项脊轩志》被收录其中而影响深远。第二部分分两...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中课程目标占比统计图
高中课程目标占比统计图
运用方向 ①亲情 ②家 ③情感缺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a) (b)图3-1 《项脊轩志》素材积累挖掘《项脊轩志》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亲情、家、生活等方面的素材,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实用性。(二)观察揣摩,仿写文章对《项脊轩志》的写作教学,潘世流老师认为应围绕“以悲写爱、以爱写憾”⑤这一核心,以情感生成为基础,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写作训练。在方式方法上,可采取由内①陶福兴.读写结合厚积薄发--以《项脊轩志》为例谈文言文与作文教学相结[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5,(12):21-22.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7.③邓大雪.高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项脊轩志》中的审美对象——从现象学美学谈起[J]. 范艺霞.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1)
[2]《项脊轩志》“补记”的协同性[J]. 刘自歆. 学语文. 2018(05)
[3]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人生价值观[J]. 张天韵.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9)
[4]巧做横向外联——三读《项脊轩志》[J]. 谢飞.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25)
[5]《项脊轩志》两个教学角度的比较[J]. 王文龙. 中学语文. 2018(24)
[6]以文带言 因言悟文——《项脊轩志》教学中“家文化”传承[J]. 朱冠蓉. 学语文. 2018(04)
[7]《项脊轩志》悲喜背后的深层文化解读[J]. 付红侠. 课外语文. 2018(21)
[8]《项脊轩志》教学设计[J]. 朱冠蓉. 学语文. 2018(04)
[9]语文教学高效“三问”——以《项脊轩志》的教学为例[J]. 钱玲,庞培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19)
[10]从语文核心素养看《项脊轩志》[J]. 王云. 课外语文. 2018(19)
博士论文
[1]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 童志斌.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归有光研究[D]. 贝京.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 周玮贤.苏州大学 2017
[2]《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新探[D]. 肖月.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文体特征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 赵红艳.青岛大学 2017
[4]《项脊轩志》文本解读及教学内容的确定[D]. 张玲.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基于文体分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许翠翠.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研究[D]. 赖红英.四川师范大学 2017
[7]民国时期写作教学思想研究[D]. 刘珊慈.长江大学 2016
[8]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D]. 刘文帅.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清代家塾文学选本《古文辞类纂》研究[D]. 邵慧.吉林大学 2015
[10]高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D]. 邓大雪.广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890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中课程目标占比统计图
高中课程目标占比统计图
运用方向 ①亲情 ②家 ③情感缺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a) (b)图3-1 《项脊轩志》素材积累挖掘《项脊轩志》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亲情、家、生活等方面的素材,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实用性。(二)观察揣摩,仿写文章对《项脊轩志》的写作教学,潘世流老师认为应围绕“以悲写爱、以爱写憾”⑤这一核心,以情感生成为基础,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写作训练。在方式方法上,可采取由内①陶福兴.读写结合厚积薄发--以《项脊轩志》为例谈文言文与作文教学相结[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5,(12):21-22.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7.③邓大雪.高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项脊轩志》中的审美对象——从现象学美学谈起[J]. 范艺霞.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1)
[2]《项脊轩志》“补记”的协同性[J]. 刘自歆. 学语文. 2018(05)
[3]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人生价值观[J]. 张天韵.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9)
[4]巧做横向外联——三读《项脊轩志》[J]. 谢飞.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25)
[5]《项脊轩志》两个教学角度的比较[J]. 王文龙. 中学语文. 2018(24)
[6]以文带言 因言悟文——《项脊轩志》教学中“家文化”传承[J]. 朱冠蓉. 学语文. 2018(04)
[7]《项脊轩志》悲喜背后的深层文化解读[J]. 付红侠. 课外语文. 2018(21)
[8]《项脊轩志》教学设计[J]. 朱冠蓉. 学语文. 2018(04)
[9]语文教学高效“三问”——以《项脊轩志》的教学为例[J]. 钱玲,庞培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19)
[10]从语文核心素养看《项脊轩志》[J]. 王云. 课外语文. 2018(19)
博士论文
[1]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 童志斌.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归有光研究[D]. 贝京.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 周玮贤.苏州大学 2017
[2]《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新探[D]. 肖月.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文体特征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 赵红艳.青岛大学 2017
[4]《项脊轩志》文本解读及教学内容的确定[D]. 张玲.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基于文体分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许翠翠.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研究[D]. 赖红英.四川师范大学 2017
[7]民国时期写作教学思想研究[D]. 刘珊慈.长江大学 2016
[8]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D]. 刘文帅.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清代家塾文学选本《古文辞类纂》研究[D]. 邵慧.吉林大学 2015
[10]高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D]. 邓大雪.广西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8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61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