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昆明地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实施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行以书面劳动合同书为基础的劳动合同制度。笔者认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多年来效果不佳,问题严重,解决问题还要从劳动合同制度本身来分析。如何在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中深入了解分析推行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昆明现状,通过对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即劳动关系双方不能很好的贯彻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合同不能成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不能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并有效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措施,劳动关系双方对于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积极性。 据此提出建立新型劳动合同制度的对策:应完全从私法的角度思考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协调问题,对于短期劳动关系,允许劳动关系双方按照意思自治的私法原则完全自主确立劳动关系,政府完全不予干预,形式在所不问。建立以政府完全控制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为基础,以形式自由的短期劳动合同制度和在一定条件下必须建立无固定期限雇佣关系并必须签订书面形式劳动合同为要求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相结合的我国完整的劳动合同制度。这种新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劳动合同制度的形式僵化,操作性不强,劳动关系双方不能真正以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的问题,可以此种模式形成完整的劳动合同制度以解决当前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遇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图目录10-11
- 表目录11-12
- 1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要解决的问题13-18
- 1.3 研究意义18-19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19-21
- 1.5 本章小结21-22
- 2 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论及研究综述22-40
- 2.1 相关概念及特征22-24
- 2.2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24-38
- 2.2.1 国内立法24-26
- 2.2.2 国外主要立法26-32
- 2.2.3 研究现状32-33
- 2.2.4 已有研究模式及结论33-37
- 2.2.5 对以往研究评述37-38
- 2.3 本章小结38-40
- 3 昆明市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现状调查分析40-62
- 3.1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40-42
- 3.2 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案件分析42-44
- 3.3 抽样调查问卷分析44-59
- 3.3.1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现状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4-48
- 3.3.2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48-52
- 3.3.3 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52-54
- 3.3.4 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54-59
- 3.4 用人单位招用工不签劳动合同原因分析59-61
- 3.4.1 劳动合同没有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59-60
- 3.4.2 劳动关系双方没有积极追求签订劳动合同的动力60
- 3.4.3 用工方式和需求与现行劳动合同制度法律规定的僵化不协调60-61
- 3.4.4 劳动合同制度与法律责任制度和劳动标准贯彻制度等制度不匹配61
- 3.5 本章小结61-62
- 4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62-72
- 4.1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62-66
- 4.2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就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66-68
- 4.3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68-69
- 4.4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行政执法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69-71
- 4.5 本章小结71-72
- 5 昆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对策研究72-82
- 5.1 针对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调整现行劳动合同制度72-74
- 5.2 着眼于协调劳动关系的实际需要应放弃短期劳动合同书面形式要求74-75
- 5.3 继续坚持和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制度75-76
- 5.4 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制度76-77
- 5.5 推行劳动用工诚信评价机制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77-78
- 5.6 充分挖掘现有执法资源力量加大综合整治力度78-79
- 5.7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防止违法行为产生79-80
- 5.8 本章小结80-82
- 6 结论与展望82-86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82-84
- 6.2 研究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0
- 附录90-92
- 附录1 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甲表)90-91
- 附录2 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乙表)91-92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因单位未参保而解除合同应获经济补偿[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8期
2 王亚男;李澜;;船员外派法律关系构成之法理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3 田玉莲;;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4 陆佳亮;;“劳动关系的管治与自治之二——非标准劳动关系”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5 方园;;政策问答[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6 ;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7 许慧;张_";;酒店职业经理人与酒店管理公司之间的合同性质判断[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8 唐仁惠;;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海安劳动关系[J];江苏政协;2011年07期
9 闫磊;;《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吕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差异对比——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彭伟中;;商业秘密及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保护[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祖平;;劳动关系领域的政府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9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智力;劳动关系是否存在应该以劳动合同为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李明强;劳动关系应当合理设界[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平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单位有转移档案义务[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4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罗燕;稳定劳动关系: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N];广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5年
6 涂志;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要提前三十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7 见习记者 王璐;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阳日报;2006年
8 郜国祥;构筑社会和谐的基石[N];安阳日报;2006年
9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于宛尼;社会化:助推“创建”活动的臂膀[N];工人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5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R糢
本文编号:1059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5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