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具可诉性
本文关键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具可诉性
更多相关文章: 具体行政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结论 鉴定委员会 其他组织 行政诉讼法 行政职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主体资格 受案范围
【摘要】:劳动鉴定委员会是由多家机构组成的技术性民间鉴定机构,不是被授予行政职权的组织,因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只是一种技术性结论,不具备行政确认的性质,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可诉性。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具体行政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结论 鉴定委员会 其他组织 行政诉讼法 行政职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主体资格 受案范围
【分类号】:D925.3;D922.5;D920.5
【正文快照】: 【裁判要旨】企业预先核准阶段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只是一种技术性结论,,不具备行政确认的性质,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可诉性;劳动鉴定委员会是一个由多家机构组成的技术性、群众性的鉴定机构,不是一个被授予行政职权的组织,其鉴定行为也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居沪;张秀丽;费丽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不能作为被诉主体[J];山东劳动保障;2006年Z1期
2 单展;;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浅议[J];法律适用;1993年11期
3 解德辉;;行政诉讼亟待 克服两种心态[J];乡镇论坛;1991年03期
4 黄海;;谈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司法审查[J];中国劳动;2009年04期
5 郑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法规漫谈(五十八) 行政诉讼法[J];中国招标;1998年40期
6 ;职工信箱[J];当代工人;2007年13期
7 刘东亮;;行政诉讼违法推定原则探骊[J];研究生法学;1999年03期
8 李先龙;;论登记保存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对《假种案的思考》的思考[J];种子;2007年03期
9 陈雪;;浅议行政诉讼第三人[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10 杨秀环;;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的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贤;;行政公益诉讼: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修江;;行政诉讼法目的之回顾与展望——合法性审查与解决行政争议的对立统一[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翠凤;;关于完善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制度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周郁昌;;浅谈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修棋;;论中国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及拓展——兼与美、日比较[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于安;;《WTO协定》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7 邓志伟;陈健;;预防性行政诉讼对行政侵权的遏制及其可能——从理念到制度的抉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宏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以行政诉讼视角的法律分析[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章志远;;从原则与例外之争到司法裁量标准之建构——行政诉讼暂时性财产权保护机制的新构想[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教授;劳动能力鉴定是否可以多次申请?[N];人民公安报;2008年
2 龚律师;法院列职工为第三人对吗[N];法治快报;2006年
3 钱东升;刍议劳动能力鉴定的性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姜岚;行政诉讼中“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解读[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职新建;80万工伤职工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 陈士杰;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马腾;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新郑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赵明邋李磊;工伤重新鉴定程序缺失 职工维权遭遇法律“困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王斗斗;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有了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8年
10 湖南省华容县国土资源局 高铭;不服拆除处罚,你有多长时间寻求法律救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凤云;行政诉讼判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蔡嫐烨;行政诉讼之适时审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郭华;鉴定结论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曹达全;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谭宗泽;行政诉讼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世宗;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程序的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宋玲;清末民初行政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太江;行政诉讼被告地位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洁;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颖;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林宁;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韦群林;WTO环境下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龙正林;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张微;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吉林大学;2008年
8 曹立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明华;城市规划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审查强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廖先传;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确定[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6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