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派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0:15
本文关键词:劳动派遣制度研究
【摘要】: 源于欧美国家的劳动派遣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这种极具弹性而且灵活的用工方式在我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传统就业模式的重要补充。同时我国劳动派遣业在市场运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从考察劳动派遣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劳动派遣的概念、特征及与其相类似概念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在阐述清楚劳动派遣三方主体,即派遣机构、要派机构和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对劳动派遣关系进行定位。很多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劳动派遣立法方面有很多有益经验。在对劳动派遣行业范围的限制、劳动派遣的期限限制、劳动派遣机构的市场准入规范、对派遣劳动者结社权的保障和派遣机构与要派机构的责任分担这五部分的具体比较之后发现,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关于劳动派遣的法律规范各异,但总体而言都体现了保护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就业秩序的稳定这两大基本原则。本文最后在结合我国劳动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先进制度设计,提出进行专门立法来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制度。
【关键词】:劳动派遣 劳动派遣关系 法制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劳动派遣制度基本理论12-24
- 第一节 劳动派遣制度概述12-16
- 一、劳动派遣的含义12-13
- 二、劳动派遣的分类13-15
- 三、劳动派遣的特征15-16
- 第二节 劳动派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6-18
- 一、劳动派遣与职业介绍的区别16
- 二、劳动派遣与承揽的区别16-17
- 三、劳动派遣与业务借调的区别17
- 四、劳动派遣与人事代理的区别17-18
- 第三节 劳动派遣三方主体间的法律关系18-24
- 一、派遣机构与要派机构之间的关系19
- 二、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19
- 三、要派机构与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19-24
- 第二章 劳动派遣制度的国外立法比较24-35
- 第一节 劳动派遣在国外的发展及法律规制24-27
- 一、美国劳动派遣的发展及法律规制24-25
- 二、德国劳动派遣的发展及法律规制25-26
- 三、日本劳动派遣的发展及法律规制26-27
- 第二节 国外劳动派遣立法的具体制度比较27-33
- 一、劳动派遣行业范围的限制27-28
- 二、劳动派遣的期限限制28-29
- 三、劳动派遣机构的市场准入规范29-30
- 四、对派遣劳动者结社权的保障30-31
- 五、派遣机构与要派机构的责任分担31-33
- 第三节 国外立法的启示与借鉴33-35
- 第三章 我国台湾地区的劳动派遣制度研究35-40
- 第一节 台湾地区劳动派遣业的发展35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劳动派遣制度立法现状35-36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劳动派遣法》草案(2004年1月版)基本内容36-38
- 一、草案中的各类组织及权限划分36-37
- 二、劳动派遣的行业范围及相关契约37-38
- 三、劳动派遣者的行政指导及监察38
- 第四节 台湾地区《劳动派遣法》草案的启示38-40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思考40-54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40-43
- 一、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业的发展40-41
- 二、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业存在的问题41-43
- 第二节 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的立法现状43-45
- 一、立法现状43-44
- 二、我国现行劳动派遣法制的特点44-45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思考45-54
- 一、制定劳动派遣法的必要性45-47
- 二、关于劳动派遣立法的基本立法理念47-49
- 三、劳动派遣法的立法原则49-50
- 四、劳动派遣立法内容的重点问题50-54
- 第五章 结论54-55
- 附录55-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8-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何友天;劳务派遣公司运营风险探析[D];新疆大学;2012年
4 吴晓s,
本文编号:106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667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