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9 12:30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权益保护 法律援助 制度创新


【摘要】: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因城乡二元结构及法律保护方面的长期缺乏,农民工在进程务工过程中权益屡受侵害。对农民工开展法律援助已成为当今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案件以工资拖欠、工伤认定等劳动纠纷为主,具有程序复杂、办理周期长、调查取证困难等特点。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应不断拓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创新探索,以新的方法解决不断出现在这一领域的新问题。 本文以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概况,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农民工案件的特征,并展示了哈尔滨市法律援助机构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所进行的广泛实践。在总结近些年工作开展取得经验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未来开展方向进行探索,除大力倡导国家尽快出台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能够获得直接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外,还提出了要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对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申请事项范围,使农民工的更多权益能够获取免费的法律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以权益保护的实际效果为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特殊程序,减轻农民工的维权负担;通过加强地区间、部门间、政府机构与社会全团组织间的协作,使农民工在地区间流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全程保护,同时理顺各权益保护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利用社会资源增加法律服务供给,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一个有助于农民工维权的立体网络,以期达到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开拓创新,以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为出发点,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探索全新的维权路径,才能使农民工权益获得全方位的保护,共享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农民工 权益保护 法律援助 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农民工法律援助概述10-14
  • 第一节 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演进10-11
  • 第二节 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成果展示11-12
  • 第三节 法律援助在农民工维权途径中的优势及现有模式对比12-14
  • 第二章 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实践与存在问题14-21
  • 第一节 哈尔滨市法律援助机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实践14-17
  • 一、 加大宣传力度16
  • 二、 强化权益保护16
  • 三、 简化申请程序16-17
  • 四、 推动志愿服务参与援助17
  • 五、 开展异地协作17
  • 第二节 现行维权体系存在的问题17-21
  • 一、 权益保护的范围过窄18
  • 二、 异地协作机制尚不完善18-19
  • 三、 民间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受阻19-21
  • 第三章 哈尔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创新探索21-25
  • 第一节 扩大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范围21
  • 第二节 采用有利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程序21-22
  • 第三节 推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化建设22-25
  • 一、 健全异地协作机制22-23
  • 二、 加强部门联动机制23
  • 三、 鼓励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23-25
  •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7
  • 致谢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全兴;;建设和谐社会要切实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J];理论参考;2006年05期

2 任彦君;;试析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毕然;;浅议现行信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措施[J];经济师;2009年09期

4 马书奎;洪铁民;;简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服务功能[J];民营科技;2007年09期

5 赵金和;;浅议农民工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制度的建设[J];特区经济;2010年03期

6 何晓红;;地方院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李峰斌;法律援助的历史及制度化分析[J];政府法制;2005年18期



本文编号:1113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13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