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旅行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消费、增加社会就业、促进人民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劳动关系管理方面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旅行社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规范的劳动关系管理既是基础,也是保障。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劳动合同法》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excel和spssl7.0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旅行社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旅行社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构建旅行社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当前我国旅行社劳动关系存在用工不规范,劳动关系稳定性差,工会职能的缺失,劳动争议增多,劳动监察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 (2)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分析中,不同性别的员工在影响因素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员工对“劳动合同”和“职业培训”的认知有明显不同。不同学历的员工对“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和“工资报酬”的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 (3)通过回归分析,论证了理论模型中所涵盖的影响因素各维度对旅行社劳动关系整体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工资报酬”、“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三个因素对整体认知的影响最大。 (4)根据各个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可以从理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四个层面着手开展工作,来构建旅行社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旅行社 劳动关系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2;F249.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图目录8-9
- 表目录9-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2-13
- 1.2.1 研究目标12
- 1.2.2 研究内容12-13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思路13-15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5-26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2.1.1 劳动合同法15
- 2.1.2 劳动关系15-17
- 2.1.3 旅行社17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6
- 2.2.1 国内外劳动关系研究综述17-24
- 2.2.2 综述小结24-26
- 第3章 旅行社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6-32
- 3.1 劳动用工不规范26-29
- 3.1.1 劳动合同方面26
- 3.1.2 劳动时间方面26-27
- 3.1.3 劳动报酬方面27-28
- 3.1.4 社会保险方面28-29
- 3.2 劳动关系稳定性差29
- 3.3 工会职能的缺失29-30
- 3.4 劳动争议增多30-31
- 3.5 劳动监察部门监管不力31-32
- 第4章 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分析32-47
- 4.1 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32-34
- 4.1.1 内部影响因素32
- 4.1.2 外部影响因素32-34
- 4.2 研究设计与假设34-36
- 4.2.1 设计原则34-35
- 4.2.2 研究假设35-36
- 4.3 旅行社劳动关系影响因素抽样调查36-38
- 4.3.1 问卷设计36-37
- 4.3.2 调查取样37
- 4.3.3 问卷信度检验37-38
- 4.4 数据分析与处理38-46
- 4.4.1 样本描述统计38-39
- 4.4.2 得分均值与标准差39
- 4.4.3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方差分析39-44
- 4.4.4 回归分析44-46
- 4.5 实证结论46-47
- 第5章 旅行社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途径47-52
- 5.1 理论层面47
- 5.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47
- 5.1.2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相整合47
- 5.2 政府层面47-49
- 5.2.1 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47-48
- 5.2.2 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力度48
- 5.2.3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48-49
- 5.2.4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三方协调机制49
- 5.3 企业层面49-51
- 5.3.1 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49
- 5.3.2 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49-50
- 5.3.3 采取灵活的用工形式50
- 5.3.4 重视员工心理需求的关怀力度50-51
- 5.4 劳动者层面51-52
- 5.4.1 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51
- 5.4.2 树立法律意识51
- 5.4.3 自觉遵守诚实信用原则51-5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6.1 结论52-53
- 6.2 本文创新点53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53-54
- 附录A54-56
- 附录B56-58
- 参考文献58-64
- 后记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重阳;;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探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欧阳骏;;当前我国市场化劳动关系的现状及走势[J];中国工人;2010年12期
3 范丽娜;;关于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四抓四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年10期
5 董桂林;;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稳定饮食队伍,构建和谐饮食环境[J];法制与社会;2011年30期
6 关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劳动法》[J];中国工运;1994年Z1期
7 徐小洪;工会理论的四大创新[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洪安琪;;是“劳动关系”,还是“劳资关系”?[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江苏省颁布《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实施办法》[J];中国工运;2001年08期
10 廖前进;公平之要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实现——再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若干论述[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彭伟中;;商业秘密及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保护[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祖平;;劳动关系领域的政府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9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华夏商旅营销研究院 李志轩;旅行社经营的新思路旅游+保险+金融[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郝丽萍 实习生 李静雅;深圳旅行社突破200家[N];深圳商报;2010年
3 陈熠瑶;广东赴菲律宾多条线路暂停[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袁淑琼;打造创新型品牌旅行社 实现发展新突破[N];广安日报;2010年
5 本报驻重庆记者 田凤;网络化、专业化、品牌化、多元化才是旅行社的发展方向[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记者 张晓艳;32家旅行社与主管部门签订安全经营承诺书[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蔡家成 黄海亮;各地旅行社等级评定情况及建议[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齐;黔西南 景区功能不断完善 旅行社经营亟待规范[N];贵州日报;2009年
9 李金枝 林亮 驻福建记者 吴健芳;厦门“神秘访客”暗访旅行社[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肖潜辉 夏林根;“自游行” 风生水起 潮不可挡[N];江南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5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杜海燕;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4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闫明超;社会性规制框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6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王言斌;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石磊;四川石油管理局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花蓓;上海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3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3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