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安全卫生权利法律定位及保护问题综述
本文关键词:从业人员安全卫生权利法律定位及保护问题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卫生权 法律定位 物质性人身权 一体化 补充模式
【摘要】:通过对安全卫生权本质的解析和法理学分析,明确安全卫生权的法律定位,并指出民法上的物质性人身权与劳动法上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存在的区别。根据安全卫生权的法律定位,并结合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权利法律保护研究现状,对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法律制度的综合性调节功能欠缺,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够系统、完善,侵权责任中的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等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经过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向着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一体化方向发展,方能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应采用"补充模式"解决侵权责任事故中的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安全卫生权 法律定位 物质性人身权 一体化 补充模式
【分类号】:D922.5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1995年《劳动法》的实施和2002年《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框架体系。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是以维护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卫生权利不受侵犯为其根本宗旨及核心内容的制度安排。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莉莉;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新认识——兼论经济法的本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2 周永平;;博帕尔事故及其生产安全中的法律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秋秋;中国劳动安全规制体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旭辉;浅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罪”[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罗龙鑫;雷建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朱显荣;陈加满;;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合同法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彭学龙;张奕峰;;“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华商标;2006年11期
6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王敏;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建设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咸冬英;论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J];北方环境;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秉镰;杜传忠;;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特征与政府垄断规制——兼与工业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比较[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龙长青;;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征地补偿制度创新[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建;;财产的最佳利用与遗失物制度的法律选择——遗失物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鹏;;环境污染侵害民事责任的探讨[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5 张雪樵;;独家分销权保护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刘行星;任国华;;网络链接的法律责任及风险防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李玉香;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陈富良;政府规制的均衡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7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苏青;河流水权和黄河取水权市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香楠;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分担的再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方嘉伟;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檀儒伟;论信托制度在分时度假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李莉琴;教师聘任纠纷中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聂毅;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江丽娜;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姜文;论公司法人机关成员的民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廖悦悦;比较过失责任规则的经济学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沈成林;试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谢永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石,尹栾玉;政府规制的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2 肖兴志;李红娟;;煤矿安全规制的纵向和横向配置:国际比较与启示[J];财经论丛;2006年04期
3 张Z,
本文编号:1133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3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