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实践中对《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机动车事故伤害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本文关键词:审判实践中对《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机动车事故伤害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工伤保险条例 事故伤害 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人 劳动保障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法院 司法救济
【摘要】:劳动保障部门是工伤认定的行政机关,如果申请人对劳动保障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不服,工伤认定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均有权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条例》对工伤认定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明确规定了司法救济,但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也就是复议是起诉的前置程序。实践中,劳动保障部门许多工伤认定结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由于认识的不同,有些工伤认定结论在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中被法院撤销。审判实践中法院始终坚持对工伤认定的范围和条件应作宽泛的理解,对“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应严格掌握,在适用时应作适当的限制性解释。笔者结合审判实践谈一谈审判实践中法院对《条例》有关机动车事故伤害具体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看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工伤保险条例 事故伤害 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人 劳动保障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法院 司法救济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案例一:2002年4月14日,杨某随公司去江苏省苏州西山旅游,旅游结束后返回公司,在骑自行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同年5月24日,杨某丈夫汤某向市安全监督局写信要求作出工伤认定。因政府职能转移,安监局将材料移交劳动保障局。2004年3月30日,劳动保障局认为杨某因旅游发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该情况是否属于工伤[J];江门文艺;2011年13期
2 ;解读新《工伤保险条例》[J];乡村科技;2011年02期
3 ;新法规提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3期
4 ;他们能申请工伤待遇吗[J];农民文摘;2011年07期
5 ;新《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J];乡村科技;2011年01期
6 周爱红;;怎样避免工伤维权走弯路[J];家庭科技;2011年06期
7 赵盈瑞;王兆伟;;对工伤认定中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有关问题的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8 潘家永;;单位不给我报工伤该怎么办[J];楚天主人;2011年08期
9 骆潇;;工伤保险:特定情形六三三[J];职业;2011年22期
10 周贤日;;修改后的工伤保险制度十大新规简评[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敏;孟庆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江君清;;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胡敏洁;;授益性行政行为中的“申请”——以社会保障行政为例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周贤日;;中国工伤认定制度探微——以最高法院公报的五个工伤认定案件为视角[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吴凯;;论我国外派船员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兼评我国《船员条例》第44条和第66条的修改[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裴珊;;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生活护理费[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常尚杰;;试论工伤的范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辉;我省出台工伤保险条例[N];河南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束蓉;宁夏也将做相应调整[N];银川晚报;2010年
3 包永明;“提前下班”引起工伤认定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包永明;浅议工伤认定中的提前下班[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邢瑞莱;迟到早退路上遭遇车祸能否认定工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南方日报评论员;工伤保险条例向人性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N];南方日报;2010年
7 ;工伤保险条例[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炜;工伤保险条例实现同命同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 林琳;期待“扩权”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职工护航[N];工人日报;2010年
10 张卫国;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两种救济途径[N];江苏法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启勇;职工上下班事故工伤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超;通勤工伤认定法律问题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3 吕亮;四川苟女士工伤事故赔偿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雪;一起劳动纠纷案件的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2年
5 彭静;我国工伤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缪凌红;试论工伤责任的认定与赔偿[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吴晶;风险社会中的工伤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姜露;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5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3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