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探析
【摘要】: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和两个合同,这使劳务派遣中的劳动法律关系较之《劳动法》所调整的传统的双边对应的劳动法律关系要复杂得多。本文通过对学界相关研究的质疑和评述,结合笔者对劳动关系理论的理解,探析劳务派遣中存在的劳动关系。以期为司法实践中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责任的承担和分担提供理论依据,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提供理论基石。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
【基金】:山东政法学院研究项目“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2007SB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即劳务派遣是由三方主体通过两个合同形成的用工形式。三方主体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2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3 郭庆松;当代劳动关系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丽枝;吕静平;刘越表;;论员工派遣制度的法律特征和适用范围[J];包钢科技;2007年06期
2 樊宏,戴良铁;现代劳工问题的两大视点:人力资源与产业关系[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3 陈思聪;;劳务派遣用工现状、问题及策略分析——以杭州ZX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例[J];才智;2011年18期
4 关凤荣;;劳动派遣基本问题的法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焱白;;论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分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6 梁煜;;浅谈“热点”之后劳工权益维护如何被监督[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7 罗兴武;;当代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其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谭榕;;志愿服务的法律思考[J];福建法学;2010年04期
9 刘翠林;;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苏晓纯;;从《劳动合同法》看我国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军;李雪艳;;市场劳动关系演变机理[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付;唐春勇;刘芳;;人才租赁优化模型——基于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租赁公司视角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曹烨;张小飞;宋晓萌;李臻;;合资企业的和谐劳动研究[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9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玢;对我国劳务派遣管制问题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淼;ZZDL公司劳务派遣业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乾锋;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袁利玲;中国移动梅州公司优化劳务用工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风险及应对[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2 杨飞;;从家乐福超市女工案 谈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J];中国审判;2011年03期
3 崔永卓;;浅析跨地区劳务派遣[J];运输经理世界;2011年07期
4 阎付克;;劳务派遣中三方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J];人力资源;2007年20期
5 葛雅兰;;劳务派遣合同的订立和风险防范[J];重庆行政;2008年05期
6 刘松梅;;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完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年01期
9 万鹏;彭林;屠云瑛;;如何规范劳务派遣中的三方关系[J];中国就业;2007年12期
10 伍奕;;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铎思;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为何频遭侵害[N];工人日报;2005年
2 胡予华;劳务派遣——维护了劳动者权益[N];中国电力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星婷;工作一辈子你也不是单位的人[N];重庆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姝宏;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难逃用工责任[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职新建;劳务派遣期待本色回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7 川工;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的立法建议[N];工人日报;2006年
8 纪荣凯;论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的法律破解路径[N];工人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潘从武;完善规章规范管理劳务派遣[N];法制日报;2011年
10 秋菊;我的老板是谁?[N];中国工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陵青;关于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程伟;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孝萃;浅析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肖霄;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6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7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