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视野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本文关键词:法学视野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多从产业变革的角度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寻求出路,这一思路存在诸多缺陷。实际上,我们更应从法律制度供给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确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法律保护,促使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纵深发展。这样,我们的相关开发战略才具有可持续性,也才能避免单纯政策导向型开发战略的弊端。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D922.5;D922.16
【正文快照】: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长期的农村发展过程中,我们却没有持久地给予该问题以必要的关注,最终造成今天农村发展中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其他要素在农村发展中应有效益的发挥,使国家对农村现有的政策难以持久见效。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启臻,李敏,马珍珍;对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的再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2 安鸿章,吕亚非;我国人力资源城镇化转移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3 刘琦;农民工权益及其保障[J];湖湘论坛;2004年02期
4 严江,周婷;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年07期
5 魏江茹,宋岭;农村反贫困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J];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6 王少杰;权利的贫困与“三农”问题——给予“三农”问题的法治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建飞,廖红丰;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增加农民收入[J];北方经贸;2004年02期
2 杨建国;;低水平均衡陷阱与社会权利缺失——西部“三农”问题的总特征与本质[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廖雅珍;张宇;;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内部的自我歧视问题研究——基于农民工与城郊结合部激进式市民就业能力的比较[J];经济与管理;2006年08期
4 黄金辉;人力资本投资: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J];农村经济;2004年05期
5 李新 ,李翠锦 ,刘洪;新时期兵团边境贫困农场反贫困战略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7期
6 陈冬冬,高旺盛;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04期
7 廖红丰,梁丹辉,贺一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J];中国农业教育;2004年02期
8 刘伟忠;城市边缘人口权利保障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9 徐勇;王雅鹏;;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05年36期
10 王全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毛德智;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张春林;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2 魏江茹;新疆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高亚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朱立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及保障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陈军;农民工求职的信息短缺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东;中国个人收入差距与政府调节[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戚兴科;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董秀娟;论农民工的劳动权[D];吉林大学;2005年
9 胡治宇;从冲突论视角看农民工就业不平等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梅定祥;二元制结构下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炎忠;劳动力市场发展中政府角色与作用变化的趋势[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3 李炳坤;关于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几个问题[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4 李中斌,陈亮;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的对策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朱镜德;关于中国现阶段乡——城迁移的战略构想[J];南方人口;2000年02期
6 杜旭宇;农民权益的缺失及其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10期
7 朱先奇;从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J];生产力研究;1998年06期
8 殷京生;理论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以南京市为个案[J];社会;2003年04期
9 金兆怀;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10 郭继;互动:重新审视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J];西北人口;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通讯员 盛茂 记者 姚新媛;一起涉港案件执结[N];连云港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郑赫南;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影响有多大[N];检察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储皖中;农民工异地维权存在多种障碍[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4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