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视角下的老龄劳动者劳动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法视角下的老龄劳动者劳动关系研究
【摘要】:老龄劳动者是指离、退休人员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继续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劳动者,老龄劳动者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能够成为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用人单位聘用老龄劳动者应视为双方缔结了劳动关系。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HB10HFX092)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代中国的劳动法中,并没有老龄劳动者这个称谓。本文中所称老龄劳动者是指离、退休人员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继续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1978年5月24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纪芸;退休者的劳动权利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祖红;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认识[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2 孙道进;“荒野”自然观: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症结[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刘纯;;论马克思主义观[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许婕;浅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忠桥;张国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路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夏建文;;高校“两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志强;预防犯罪规律的博弈论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李文艳;论恩格斯平等观的新发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镇涛;当代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格局[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3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守金;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爱军;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科学和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宇辉;自由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琛;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唐龙;价值观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胜;我国实现法治的条件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2 尼玛次仁;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推进西藏高校“两课”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正祥;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丽翔;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之主体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骆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及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闻丽;毛泽东亨廷顿革命理论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王雪凌;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南大学;2003年
8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邵宝辉;沈从文文学理论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10 王志强;预防犯罪的实证化博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永军;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二元制体系下的边际案例救济[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2 黑启明;对劳动关系研究范畴的若干思考[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朱正威,刘慧君,肖群鹰;中国退休返聘公共政策环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老龄人口的贫困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清;;苏维埃劳动法寻根[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2 蒋忠原;;对比中美劳动法就业年龄歧视问题[J];才智;2011年23期
3 江顺心;;浅谈劳动合同的解除[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胡超华;;论劳动法对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期间的劳动权益保护[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5 谢增毅;;劳动法与小企业的优惠待遇[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6 杨再巍;;对《劳动法》中完善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研究及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7 豆志旗;豆志恒;;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之间关系的思考[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8 许建宇;;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王震;;新劳动法是一剂猛药[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10 殷洁;崔世春;;《劳动法》工时基准条款适用于个体经济组织雇工之难点[J];上海建设论苑;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2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姜俊禄;;依法治国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余晓光;;劳动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田思路;;金融危机下就业者保护的多元化——“劳动者”概念与“劳动者性”之界定[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世敏;;劳动仲裁若干热点问题浅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10 申天恩;;SA8000标准问题与中国劳动法制完善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向雨航 孙颖;劳动法研讨会在深开幕[N];南方日报;2008年
2 吴志刚;新劳动法的刚性不应被挑战[N];商务时报;2008年
3 律师 沈彬;当“自由”权威遭遇“不自由”的劳动法[N];东方早报;2009年
4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刘吉;论劳动法[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彭光华;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立法的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砺志中学 叶祝颐;保姆不应被劳动法遗忘[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浙江省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委员会委员 俞肃平;劳动法不调整雇主与保姆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栾吟之 通讯员 李鸿光;不懂劳动法,“洋打工”屡遭败诉[N];解放日报;2011年
9 王秀芬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劳动法的特殊组成:船员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 施金平;新劳动法遇新竞争力[N];中国纺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郝晶;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我国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应对WTO劳工标准议题的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2 卢文娟;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雇佣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潘正雨;在校生劳动法主体资格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立法建议[D];湖南大学;2010年
4 吴迪;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凤娇;家政工人权益的劳动法保护[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乔书;劳动法对企业高管的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宁;新劳动法背景下的DFH煤矿劳动合同管理体系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8 莫胜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褚国良;无效劳动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丽萍;企业用工机制的劳动法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9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7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