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从政治呼号到法律逻辑——对中国工人抗争政治的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1 19:28

  本文关键词:从政治呼号到法律逻辑——对中国工人抗争政治的话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权利意识 规则意识 符号性支配 抗争政治


【摘要】:近年来在中国的劳工抗争中出现了对"权利说辞"的频繁使用,这到底意味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崛起也就是国家的撤退,还是反映了民众"规则意识"的延续以及国家的持续控制呢?本文对一组国有企业退休工人在十年抗争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文本进行了"话语实践"的分析,认为抗争工人所使用的话语依赖于具体的斗争情境与权力关系,而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在工人抗争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对自己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辩护。工人们对"权利说辞"的策略性使用一方面展示了国家对工人们的符号性支配,由此成功遏制了劳工抗争,防止了社会矛盾的激进化危险,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揭示了只有真正实行"法治"才是制度化地吸纳社会抗争的持久途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D412.6;D922.5
【正文快照】: 一、抗争政治中关于“权利意识”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国企改制的深入,中国劳工矛盾逐渐凸显,而以街头抗议、集体上访和劳动仲裁等方式出现的群体性抗争也呈现上升之势。该如何衡量这些社会抗争现象对国家合法性与社会稳定性的影响成为了理解转型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黄岩;;脆弱的团结 对台兴工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J];社会;2010年02期

3 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 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J];社会;2010年02期

4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5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6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8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9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10 陈鹏;;当代中国城市业主的法权抗争——关于业主维权活动的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军;;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心理现状及优化对策[J];攀登;2005年06期

2 刘刚;;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述评[J];攀登;2011年05期

3 姚望;;信访作为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的问题及消解路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杨正喜;唐鸣;;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政治学研究;2006年02期

5 彭晓伟;;从川西村治反思农村综合管理体制改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涛;贾玉巧;赵君;;中国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杨达;戴利朝;宋智勇;;营造“生态红利”时代的乡村治理共赢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地考察(2010~2011)[J];鄱阳湖学刊;2012年02期

8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朱燕;朱光喜;;城市社区物业关系中的权力博弈及其影响[J];前沿;2010年16期

10 周大鸣;刘家佶;;城市记忆与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下的中国工人村[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梦丽;;群体突发事件的初期阻断的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8 刘艳梅;;房产私有者群体的出现和维权[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冬亮;;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抗争及对策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宇文;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经q,

本文编号:1279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279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