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

发布时间:2017-12-20 20:25

  本文关键词: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 出处:《当代法学》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集体劳动关系 团结权 法律人格 集体争议


【摘要】:集体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基础,以团结权为保障,以集体谈判和缔结集体合同为核心的社会关系。集体谈判权是集体劳动关系的价值中枢。我国法律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目标应是促进集体协商,平衡劳资利益;完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和谐劳资关系。实现此目标,应完善劳资双方主体人格、规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完善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等方面,使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全面进入法治轨道。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研究(09BFX058)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集体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基础,以团结权为保障,以雇员团体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为主体而建立的法律关系。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工业化的产生与发展,在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立法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各国理论界对集体劳动关系的作用特别是对关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兴发;;论人权的物质依赖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辉;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曹淑江;;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杨建华;;从马克思到卢曼: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及启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绍斌;;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燕凌;吴松江;陈冬林;;构建和谐社会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急管理机制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启英;;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时期的改革攻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6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9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飞;;从NBA停摆看中国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松民;“禁止月薪面议”能保证劳动者收入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彭兴庭;工资立法画饼为何难充饥?[N];中国企业报;2007年

3 贵州 江南;起草《工资条例》公众不能缺席[N];中国商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陆占奇;肯德基风波:劳务派遣惹的祸?[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粉粉;“农民工”的团结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高恩胜;中国非正规就业的法律界定[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斌;我国劳动基本权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史中慧;劳动权若干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今;转型期中国劳动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于书凡;法社会学整体性思维视角下的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晓石;论集体谈判权[D];苏州大学;2005年

8 张涤会;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3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13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