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型期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分析 出处:《天府新论》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转型期 劳动争议案件 劳资力量 劳动契约 政府监管
【摘要】:应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来理解目前居高不下的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随着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多元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力的所有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分化为不同的利益集团,经济利益的劳资对立是争议发生的根源。此外,劳资力量格局的失衡、双方劳动契约的不完全和非均衡、政府监管不力以及劳动法未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功能都是产生劳动争议的原因。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rate of labor dispute cases at present. As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single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the ownership of labor force and the owner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s the root of the dispute. In addition, the imbalance of labor force, the incomplete and unbalanced labor contracts, the in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ack of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functions of labor law are all the causes of labor dispute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突显,劳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特别是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不收费以及诉讼基本不收费,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最高人民法院的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秀玲;邓春宁;;试论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在雇佣契约理论上的分歧——兼评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的两种看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袁凌;李健;;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4 吕庆春;伍爱华;;制度供给滞后背景下的体制缺陷——以转型期难以实现权利的农民工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春燕;非正式制度的法律功能及其影响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赵学清;研究企业的起源:马克思与科斯[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赵小仕;;不完全劳动契约的属性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2期
8 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J];社会;2006年03期
9 周建国;;非均衡契约、劳资冲突及其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亚雄;;失范:对当前劳资冲突问题的一种解释[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沈玮玮;;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7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8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9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艳茹;;交易费用与管制型制度体系的演变:以明清王朝为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曙光;;资源要素租金与国有企业改革——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10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媛;“人肉搜索”——数字媒介狂欢时代的“人的全面延伸”[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秀桃;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在基层乡里社会中的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方流芳;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3 刘湘国;;心理契约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冲突和协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马新;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J];东岳论丛;1996年05期
5 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赵薇;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7 陈谊,吴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根源与走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徐根兴;陈辉;;论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何立高;中国古代科场预防舞弊之措施[J];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05期
10 王云骏;民国保甲制度兴起的历史考察[J];江海学刊;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川;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的思考[J];人民司法;1995年09期
2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探究[J];法学杂志;1995年05期
3 ;陕西省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J];陕西政报;1995年19期
4 张亮;;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的原因及对策[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年09期
5 赵自云;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律师世界;1997年03期
6 阎宝龙;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模式的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3年09期
7 卢红丹;;解决争议小地图[J];人力资源;2006年19期
8 鲁志峰;;棘手劳动争议,谁有管辖权?[J];职业;2007年11期
9 丁宇翔;郭京霞;;涉及高新技术领域 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J];法庭内外;2007年11期
10 李勇;;经济转型期民营企业家素质问题探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地区比较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凯;;经济转型期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王春香;邵淑月;梁进;李军;;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特点[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赵心宪;;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新人的价值取向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显清;龚和艳;;我省乡镇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9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汝健 王华兵 通讯员 张华;深圳中院快速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记者 李思;劳动立法对金融人事合规操作的影响[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方力 黄宏 袁艳 通讯员 徐琼辉 陈露洁 (袁艳 整理) 朱海兵;“土律师”打官司的背后[N];浙江日报;2010年
4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5 张恩刚 李晓曦;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委托工会调解[N];青岛日报;2006年
6 吴杏萍 余浩;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N];宜兴日报;2008年
7 宋笑彦邋记者 孙健;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快速审执”保障权益[N];大连日报;2008年
8 胡新桥邋通讯员 涂莉;劳动争议案件诉调衔接[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江东洲 刘昊;广西:“多管齐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张波 李建华;调解仲裁监察“三合一”[N];韶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向吉英;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黄善明;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王雪雁;中国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邵长毅;经济转型期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s,
本文编号:134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4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