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权益保障对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9:05

  本文关键词:权益保障对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权益侵损 权益保护 城市融入


【摘要】:权益保障对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权益侵损因素对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工作环境危害、人身权利侵害和超长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城市融入水平;(2)权益保护因素对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其中收入水平的影响显著;(3)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外出务工者的城市融入。当前促进流动劳动力城市融入的重点是降低权益侵损因素的负面"排斥力",并逐步提高权益保护因素的正面"吸纳力"。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权益侵损 权益保护 城市融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JY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00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XGL06)
【分类号】:D922.5;C924.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流动劳动力群体[1]。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7%,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36亿人[2]。然而,很多外来人口始终都只是游走在城市的边缘,他们虽然在城市就业和生活,但是仍然得不到城市人的认可,无法平等地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艳文;;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政策改进[J];西部论坛;2013年05期

2 安凡所;吴红宇;;劳动权益、时间适应与外来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来自广东调查的证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3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4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年02期

5 杨菊华;;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J];人口研究;2011年05期

6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7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8 胡艳辉;;农民工城市融入:基于政治意识与行为的维度[J];求索;2014年01期

9 陆宁;薛继亮;;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panel数据的实证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娟;;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城市创业——以电视剧《都市外乡人》女主角为个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小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要求[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3 郭根山;刘玉萍;;提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4 沈新坤;张必春;;农民工“返乡潮”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困境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5 张荣现;李占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蚁族困境及法律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6 马春丽;肖世忱;;重庆市“棒棒”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7 白文丽;刘德林;;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8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9 江董玉;周雍景;黄晨;张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未来的路径选择——基于和谐共生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0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韶;;北京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分析视角——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跟踪访谈数据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刚;李树;陈屹立;;人口流动增加了犯罪吗?——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苏振芳;林俊荣;;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成因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杜书云;张广宇;;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7 刘学华;;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来自长三角的一个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刘建洲;;公民权、阶级形成与农民工问题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王启富;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倩;;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迁移的理性归因[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542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42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